“内府”铭用于陶瓷上,有人说是宋朝开始的,但没有真实文献来佐证。
元代-明代的“内府”瓷器更是凤毛麟角,公私收藏屈指可数。
史料只提及元代至明初有烧制过“内府”瓷器,永宣以后很少提及。
这是为啥呢?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内府”究竟是什么机构?
“内府”一词最早指官名,出自《周礼·天官·内府》,谓天官所属有内府,负责皇宫内监管珍贵物品。
"内府"简言之,就是明代"内府"直接为皇帝以及宫廷内室服务的机构。
虽然在"内府"工作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宦官,但后来多由宦官管理,逐渐被视为明代宦官体制的一部分。
"内府"下设四司八局十二监,负责制造皇帝所需的各种手工业品,形成了庞大的手工业生产体系。
其中,又以司礼监的职权为最大,像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几个宦官:冯保、刘瑾、魏忠贤,都曾主管过司礼监。
司礼监、尚膳监、尚衣监等属于内府十二监,而八局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机构「浣衣局」就是归纳旗下。
我们还在《大明会典》中找到了关于"内府"的记录:“岁造:内府供用库每年该用磁坛一千五百个。”
这一点进一步印证了"内府"铭文瓷器,属于宫廷用具的官窑瓷。
下面,先来看一例,1987年在南京市中华门外天顺七年怀忠墓出土的“内府”铭白釉梅瓶(看下图)。
此瓶高33.2cm,口径6.2cm,足径11.6cm,折口梯颈,鼓肩高抬,下斜腹,收胫外撇,圈足。肩部书“内府”二字。
关于此例梅瓶的制作年代,目前尚有争议,馆方判断其为宣德;又有学者依据其墓葬年代,判断为空白期作品。
怀忠,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人。永乐年间,入侍宫廷。宣德年间,命从翰林讲习。正统十四年(1449年),为山西镇守太监。天顺元年(1457年),升司礼监左少监、太监。天顺三年(1459年),为南京守备太监。天顺七年(1463年),去世。
尽管怀忠主要活跃的时期在天顺一朝,但这件梅瓶却更接近洪武时期,无论是釉色还是器型,几乎与南京明故宫出土的"赏赐"铭梅瓶一模一样。
明洪武 景德镇窑 “赏赐”铭白釉梅瓶,1995年 南京明故宫社稷坛遗址古井内出土 南京博物院
而藏于台北故宫的梅瓶,其"内府"铭文书写风格已与洪武时期完全不同,釉色更为纯白、匀净。
明永乐 白釉青花内府铭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也收藏有一对带盖的永乐"内府"铭梅瓶。
明永乐青花内府梅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除了"内府"铭文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器物上标有"内府供用"铭文。
那,官方为什么要标记"内府"铭文呢?
事实上,在元代的器物上也能找到"内府"的铭文。
虽然无法确切了解元代时"内府"的具体含义,但可以确定元代的内府瓷器与宫廷和官府有关。
元内府供用款孔雀绿釉罐,大英博物馆藏
明白釉「内府供用」铭罐 | 山东博物馆藏
元 磁州窑“内府”铭梅瓶,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磁州窑黑釉“内府”款梅瓶 金代▲ 高30.8厘米 腹径22厘米 磁县观台镇采集
因此,很可能明初时期,皇室延续了前朝的做法,使用"内府"铭文来标记宫廷和官府用瓷。
为什么明代的"内府"铭文瓷器主要集中在洪武和永乐时期,而到了宣德时期几乎不再出现呢?
答案是:“没必要”!
为啥没必要呢?
根据古陶瓷研究学者王光尧在《中国官窑制度》中提出了合理的猜测。
一方面,他指出明初时期存在官瓷和民瓷一起烧制的情况。在明初,龙泉窑等窑口也承担了部分官瓷的制作任务,这一事实也从各类古瓷文献中支持了他的推测。
这些窑口为了能更为准确地将官府用瓷从一般民用商品瓷中区分出来,就会对官瓷进行刻画「内府」铭文。
另一方面,御窑厂制度的完善,很可能要到宣德年间才正式确立。
明代黑釉内府铭记罐
尽管关于明代御窑厂建立时间存在争议,但至少可以确定,最迟在宣德年间,景德镇已经开始专门烧制供皇宫内廷使用的瓷器。
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得不再需要依赖"内府"铭文来区分宫廷瓷器和民用瓷器。
因此,"内府"铭文瓷器在永乐之后变得非常罕见。
随着御窑厂的设立,大量年制款的使用,官用和民用瓷器明确区分已经十分明显。
明宣德“海棠”诗意图高足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官窑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从最初的外包制度逐渐升级成为独立存在的御窑厂制度(瓷匠有名正言顺编制)。
文章最后,给想要参加我们私洽活动的藏友,扫码添加小编的微信了解详情。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