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欣赏 | 《姑苏行》附曲谱

文化   2024-07-31 20:16   浙江  

提示点击上方"笛箫网"关注笛箫人自己的民乐平台


笛箫网

「笛箫先生有个梦想,让民族音乐流行起来

民族文化 | 音乐欣赏 | 民乐交流 | 干货分享 | 学习教学


笛子独奏曲《姑苏行》

      《姑苏行》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演奏家江先渭先生根据昆曲音乐和江南丝竹音调改编的一首具有典型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笛子独奏曲。江先渭先生对民间音乐的整理研究有较大贡献。其作品风格清雅幽丽,余韵悠长。其代表作《姑苏行》无疑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姑苏行》是用曲笛演奏的乐曲。曲笛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因用于昆曲伴奏而得名。曲笛音色柔美、清亮,特别是在演奏那种如歌的行板和流畅的小快板时,犹显出它特有的魅力。

演奏 :俞逊发  《姑苏行》

      《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亦是每一位笛者的必修曲目。“姑苏”为苏州的旧称,故曲名为游览苏州之意。这首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乐曲如同一幅描绘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亦如一蛊雨前清茗,其清香沁人心脾。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姑苏行》简介

     《姑苏行》创作于1962年,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据江讲,他平时喜爱戏曲,对京剧,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当年没有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江才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来练习气息,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30小节。于是他就经常吹奏,愈吹愈感回味无穷。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演,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

      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故定名《姑苏行》。1963年首次录成唱片,因其旋律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深刻,深受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听众喜爱,因此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族调声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上又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复三部曲式创作方法,在当时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意。回顾以前的竹笛曲目,多以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直接发展而成,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统一,因此,《姑苏行》一面世便大获好评。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激动--宁静。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是呈示部A段开始,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部分行板第一至第15小节(a段)着重描写了乐曲的主题“行”。行板应稍慢一些此段音调由昆曲的一个曲牌“节节高”演变而来。

      第二部分(b段)在第16小节至第27小节在音响在a段有明显的区别。用弱奏(p)开始,在显示部第16小节,这一段又很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巧,细致之处:水榭台前清清荷花池里,荷叶上几粒晶莹的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美丽的蝴蝶在万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这些很平常毫不在意的情景把细心的游人陶醉了,a,b两段有点有面,有粗有细。

      c段由显示部第28小节至第39小节,力度比b段有了明显的增强,含有总结a,b两段之后的感叹之情,表达了人们欣赏到美景之后激动的心情。这一段也达到了整个A段的情绪高潮,该段最后两小节应作渐弱,渐慢处理为下一部分的进入起先抑后扬的作用。

      发展部B段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和段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是游人在休息时坐在亭子回廊的椅子上赞叹园林美景时心里十分激动,兴奋的心理刻划;第二,也含有看见一群顽皮的儿童追逐于亭台小桥之间,嬉戏于假台水塘之畔,活泼而富有动感,气氛热的情景描述。旋律轻快流畅原作中小快板作反复处理,第二遍较第一遍更加欢快热烈,从而使全曲情绪达到高潮。在欢快热烈中进行了f-p-f-p的力度变化,使表现力更加丰富。
      最后部份为呈示部A主题的再现,速度比A部更趋舒缓,形象地表现了夕阳西下,人们游园离开时依依不舍回味无穷的情景。几个同音“do”的打音运用,极富感染力,在更加放慢的微音“sol”上延长后作了一个长长的回味,停顿,最后落在主音“do”的长音上,在“do”长音的后半段虚指颤音渐弱,再渐弱至消失,生动地体现了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把游人荡漾在心里的美好思绪带向广阔的远方。全曲结构合理,音乐情景对比丰富,借景抒情,刻划意境惟妙惟肖,不愧为笛曲中的佳作。



《姑苏行》评价


      一曲笛子独奏《姑苏行》,引起了广大竹笛演奏者的浓厚兴趣,其中有著名的演奏家,也有专业演员和许多业余笛子爱好者。因此,演奏水准深浅不一,演奏风格多样,长期以来大致形成了几种各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姑苏行》是一首江南风格乐曲
      首先,作者在创作此曲时取材于昆曲曲调,所以在演奏上要具有昆曲韵味。竹笛在昆曲伴奏中常常和唱腔同音演奏,因此颇似唱腔。例引子部分和显示部主题开始时就采用装饰音的方法,就是昆曲唱腔中人声的习惯处理;演奏上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很形象地模仿人声的委婉,非常生动。以上演奏的是江先渭先生的原版本。在处理上较多地运用了装饰音似唱腔的手法,同时又在乐曲中体现出昆曲唱腔中仰、扬、顿、挫。

      在七十年代此曲俞逊发改编后使《姑苏行》家喻户晓。他早年师从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多年来兼收并蓄,南北各流派无所不精。他的演奏气功深厚,音色饱满圆润,表现力丰富。人们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姑苏行》就是由他演奏并录制的,因此印象颇深。他演奏的《姑苏行》偏向江南丝竹的韵味,同时又有昆曲的特点。他并把全曲作了一定的删改,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将江南丝竹中曲笛演奏用的“叠,打,赠,颤,余”等手指技巧运用进来,使音乐表现达到了极至。他特别注重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创造,在最后一段再现部速度明显放慢,在同音“1”上运用打音,同时避免气震音,使旋律质朴平直,更增添了游人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情趣,感人至深。

        总之,《姑苏行》是一首江南风格乐曲,在表现上宜以声悦人以情感人。演奏上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切忌平平。在旋律的装饰音和音色的对比统一及其它技巧上,诸方面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做后盾,在这点上,不管哪种风格特色的演奏都是必须要达到的。


《姑苏行》曲谱






    如有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留言和扫码添加好友的方式向小编反馈哦~

衷心感谢大家对笛箫网的关注~

看完转发给朋友,点个赞支持下再走呗~


笛箫网
笛箫网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为笛箫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赏析、交流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