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将薛仁贵坑杀13万铁勒人,强迫铁勒公主为妾,却活到了70岁

职场   2025-01-27 15:02   湖北  

唐朝大将薛仁贵,是一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他曾坑杀13万铁勒人,强迫铁勒公主为妾,手段狠辣,令无数人畏惧。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位血腥战神,竟然活到了70岁,寿命远超常人。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够在无数战场中生还,并最终安享晚年?

谁说士兵当不了将

军营生活枯燥乏味,成百上千的士兵每天重复着相同的操练。薛仁贵初到军营时也不例外,握着发黄的长矛,穿着粗布军服,和其他人混在一起。

军营里等级森严,普通士兵想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刘君邛到任不久就注意到这个年轻人,一来是他练武时总是比别人多花几个时辰,二来是他处事圆滑却不谄媚。

起初刘君邛只是远远观察,后来特意找人打听他的底细。那时候的薛仁贵沉默寡言,每天除了操练就是打扫马厩,日复一日,从不叫苦叫累。

这份韧劲打动了刘君邛,让这位郎将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军营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原来是敌军的斥候摸到了营地。

众人手忙脚乱之际,薛仁贵已经翻身上马,带着几个兄弟追了出去。等刘君邛赶到时,只见薛仁贵浑身是泥,手里却牢牢按着一个敌军斥候。

从那天起,刘君邛就打定主意要好好培养这个年轻人。他不顾其他将领的非议,特意为薛仁贵置办了一身白袍和一杆上等的方天画戟。

这在当时可是破天荒的事情,普通士兵哪有资格穿白袍?不过刘君邛看人的眼光确实毒辣,薛仁贵不负所望,很快就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军营里的人私下议论纷纷,说刘君邛是不是老糊涂了,把宝贵的白袍赏给一个无名小卒。

薛仁贵对这些闲言碎语充耳不闻,依旧专心练武,只是比从前更加刻苦。渐渐地,连那些曾经说闲话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确实与众不同。

白袍在他身上仿佛有了生命,随风飘荡时煞是好看,更重要的是,他的武艺进步飞快,用兵之道也学得极快。

辽东战场显神通

辽东的秋天来得特别早,还未入九月,寒风就已刮得人直打哆嗦。这天一早,探马来报,高句丽大军突然发动攻击,我军前锋部队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刘君邛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带兵支援,薛仁贵自然跟在身边。赶到战场时,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高句丽军队仗着地利,居高临下地发动进攻,我军阵型已经被冲散。刘君邛见状顾不上许多,亲自带人冲杀。

谁知敌军早有准备,突然分兵包抄,把刘君邛死死围在中间。眼看刘君邛就要落入敌手,一匹白马突然从侧翼杀出。

薛仁贵穿着那身醒目的白袍,手中方天画戟上下翻飞,所过之处敌军应声倒地。他这一冲锋来得又快又猛,把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高句丽将领见状,急忙调兵围堵,哪知薛仁贵早就料到这一着。他非但没有撤退,反而加速向敌军主将冲去。这个举动太过大胆,连敌军都没想到一个亲随居然敢如此拼命。

李世民在高处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拍案叫绝。后来又一仗中,薛仁贵更是身先士卒,带领一支奇兵绕到敌军后方,一举攻破其大营。

这两战之后,薛仁贵的名字在军中传开了。将士们私下讨论,说这个白袍小将不光有胆量,更有智谋。

李世民也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不顾朝臣反对,破格提拔他为游击将军,还把守卫皇城的重任交给他。

这一切来得太快,薛仁贵却显得异常冷静,他深知这份殊荣来之不易,更要加倍努力才能守得住。

皇帝面前露锋芒

贞观二十三年的那场洪灾,在长安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那年夏天雨水格外充沛,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

城外的渭河水位节节攀升,眼看就要漫过堤岸。玄武门外的禁军都被派去加固堤防,留守的人手寥寥无几。

薛仁贵负责玄武门的守卫工作,他发现情况不对劲。往年下大雨时,山上的积水都会顺着固定的沟渠流下来,这次却不知为何改道了。

他连夜派人查看,才发现山上的主要排水道被山体滑坡堵住了。如果不及时疏通,积水就会冲向皇城。

薛仁贵立刻上报,可朝中大臣都忙着处理城外的洪患,无暇顾及。眼看情况越来越危急,守门的士兵们害怕担责任,纷纷溜走。

薛仁贵非但没走,反而带着仅剩的几个亲信加紧布防。果然,没过多久山洪就冲了下来。水势汹涌,眼看就要冲进皇宫。

薛仁贵临危不乱,指挥人手搬来沙袋堵水,自己则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皇宫报信。李治正在处理政务,听到警报后立即撤离。

等洪水退去,人们才发现玄武门外的防御工事几乎被冲垮,要不是薛仁贵及时发现险情,后果不堪设想。这件事之后,李治开始重新审视这位父皇留下的将领。

他不仅赏赐御马,更多次召见薛仁贵询问军务。朝中一些大臣对此不以为然,说薛仁贵不过是仗着侥幸立了点功劳。

李治却看得很清楚,一个能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的将领,远比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臣子更有价值。

铁勒降兵难管教

天山脚下的这场大战,成了薛仁贵军旅生涯的转折点。九姓铁勒叛乱后,朝廷派大军前往征讨。

薛仁贵此时已经官拜将军,被派去助战。铁勒人善骑射,游击惯了,正面交锋不占优势就立即撤退,让大唐军队疲于奔命。

僵持了一个多月,双方损失都不小。一天,斥候报告说发现了铁勒主力。薛仁贵仔细询问地形后,发现天山这个位置的确适合设伏,只是未免太过明显。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主动请缨带队追击。主帅原本不同意,薛仁贵却说自己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让士兵们装扮成商队,自己则化妆成马贩子。

铁勒人果然上当,派出小股部队来抢掠。薛仁贵先是假装抵抗,然后作势逃跑,引诱敌军追击。

等铁勒大军露面时,薛仁贵突然回身,三箭连发,正中敌军主将。这一手神箭让铁勒军心大乱,加上早已埋伏好的大军突然杀出,铁勒人顿时溃不成军。

一仗下来,十三万铁勒士兵投降。这些降兵来历复杂,良莠不齐,薛仁贵建议处决,以绝后患。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确实明智。

后来追击残敌时,薛仁贵缴获了大量财物,还纳了个铁勒公主做小妾。朝中有人说他贪墨战利品,李治却没有追究。他心里明白,薛仁贵这么做必有深意。

低调做人 得以善终

薛仁贵深谙宦海沉浮之道。他明白,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功劳太大反而容易招致祸患。

那些位极人臣却惨遭不测的例子比比皆是。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在建功立业的同时适当示弱。

比如收取战利品时,他故意大张旗鼓,让人觉得他贪恋钱财。纳铁勒公主为妾这事,也是他精心设计的一步棋。

这些举动表面上看是追求私利,实际上却消除了君王的疑虑。一个贪图享乐的将领,显然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军中的弟兄看在眼里,都说薛将军太过谨慎。

薛仁贵却始终如一,该低调的时候绝不张扬。正是这种近乎本能的政治智慧,让他得以善终,终年70岁。那些曾经议论他的人,后来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

在那个功高震主往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年代,能够安享天年到古稀之年的将领,着实不多。

薛仁贵的一生,是智勇双全的典范。他凭借过人的武艺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靠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在朝堂上全身而退。

从一介白袍小将到位极人臣,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在那个功高震主往往难逃杀身之祸的年代,薛仁贵不仅善始,更能善终,这份本事远比他的武功更值得寻味。

声明: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删文.

喜欢就点个【在看,转发朋友圈吧。

商人说事
商人说事会为你分享商业智慧、商业思维、管理思维、人物经历、商业运作等,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定要坚持看商人说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