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星7天”意指到皖南度星期天
宣城所辖7个县市区
如同北斗七星一样串点成线
形成闪闪发光的艺术乡村风景线
今天,我们推出“皖南星7天”有艺思
泾县:赵村里
↓↓↓
来到泾县蔡村镇蔡村村赵村里时,正值暑假,是月亮湾景区一年最热闹的时候。村里每天游人如织,几十家民宿天天爆满。
赵村里位于汀溪河畔西侧,与蔡村集镇隔岸相望。几年前,这里还是游客“三过而不入”的闭塞村庄,对于月亮湾景区热气腾腾的旅游业,只能望而兴叹。
2020年底,赵村里被确定为泾县乡村振兴综合改革集成示范点。村里通过“景村联动、合作运营”模式打造“赵村里”项目,按照“乡村艺术”和“怀旧原乡”总体定位,探索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新样本。
艺术的光彩“照”进村里,文旅产业的光芒“照”到村里。
作为游客进入月亮湾景区的途经点,赵村里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入口的作用。2022年,村口新建了鱼鳞坝,成为网红打卡景点,“圈粉”无数。
遇见赵村里,好像打破了一条由闹至静、从急到缓的分界线。
驱车驶过鱼鳞坝,就上了河道,被整个河道景观所包围的,就是赵村里了。与河对岸集镇上不分昼夜的热闹相比,赵村里是安静的。被群山和河道环绕的地理环境,让赵村里自带岁月静好的气质。
在村口迎接来访者的,是一对憨态可掬的“笋宝宝”彩塑雕像。这是结合当地毛竹资源丰富的特色,创作的独属于赵村里的“IP”形象。进村走一圈,可爱的“笋宝宝”随处可见,它们以不同年代的装扮被画在村里的墙上、树上。
时光主题的彩绘,是最早流入赵村里的艺术元素。
摆满粮油米面的供销社橱窗,身着海魂衫、脚穿解放鞋的青年,大哥大、BP机、录音机、卡带等老物件……每一幅墙绘,都十分有年代感。
村里的墙绘。
“赵村里是一个有很多故事可讲的村庄。要了解赵村里,首先要理解的就是时光的艺术。”80后乡村文旅设计师閤丽娟是泾县文旅智库专家,村里的墙绘基本上出自她手。
2022年,閤丽娟受邀来到赵村里,为村里的文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从彩绘师到乡村文旅设计师,閤丽娟一直从事艺术乡建的工作,参与了很多网红村、艺术村的建设。来到赵村里,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时光的印记。
赵村里曾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而这些作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当电影海报作为墙绘被呈现出来时,“时光”的主题跃然于眼前。这为赵村里的“艺术进村”开了题。
如时间轴一样的墙绘串起了旅游线路,村里还利用闲置农房,培育了时光旅拍馆、时光邮局、时光奶茶店等一批以“时光”为主题的新业态。
小广场边,有一个时光小铺。从《红色的记忆》《渡江侦察记》,到《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再到《大江大河》……小铺如一个放映室,一幕幕回顾了建设发展的印记。村里还计划投资约400万元,打造一座时光迹忆馆,通过更多图文影像及实物,展示整个蔡村镇改革开放以来的故事。
在赵村里,不仅可以看故事、听故事,还可以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有一封可以寄往未来的信,你想寄给谁?这是时光邮局在与每一位到此的游客对话。邮局外的时光记忆墙上,一张张明信片迎风轻舞,似在低语。或是寥寥片语,或是密密麻麻一整张还未完待续,边走边读,一不小心就掉入这些寄语所编织的情绪里,不自觉地,脚步和时间都慢了下来……
光阴与光影交错的赵村里,故事好像多得讲不完。
引进业态。
鸟语山峦,溪水潺潺。在领着我们游村的过程中,閤丽娟不止一次感叹,悠静闲适的赵村里,是艺术家喜欢的地方。
村里还真住了一位画家。
今年61岁的马建民是云南昆明人,自幼喜爱绘画,以花鸟画见长,现在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澳门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今年,他在赵村里建了自己的绘画工作室。他说,自己与泾县最初结缘,是因为妻子是泾县人,而后与赵村里更深的缘分,则是因为喜爱了。“喜欢这里闹中取静的环境,也喜欢这里的文化氛围。”马建民说,住在村里,闲来时涂涂画画,累了时在村里转转逛逛,能感受到治愈身心的能量。因为喜欢这里,他与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名为“春风十里”的民宿,农家小院和画室的结合,让民宿充满艺术气息。
在赵村里,像马建民这样的新村民有很多,像“春风十里”这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民宿也不少。
据蔡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康慧介绍,目前赵村里正在聚力发展“民宿+”产业集群,鼓励本地村民和外地客商围绕民宿做文章,通过一个个记得住名、留得住客、出得了片的民宿,打造独树一帜的皖南高端民宿集群。“在集聚发展旅游民宿的同时,我们鼓励投资者错峰发展不同业态。”黄康慧说,现在村里已经有了民宿+旅拍、酒吧、村咖、亲子研学等20多种不同的业态组合,大多是由外地客商投资的。
作为最早一批来到这里的新村民,閤丽娟也在村里开了一家自己的民宿。她说,关于民宿的名字,心中闪过很多念头,最后取名“无题民宿”,“无题,就是怎么理解都可以,给人很多畅想的空间。这也是我心中的赵村里”。
正如閤丽娟所说,对于赵村里的解读,不拘风格。
白色的外墙,红色的楼梯,这座名为“皖南院子”的民宿,背山面水,被一望无际的苍翠竹林包围,风景绝佳。江景山色的静谧,给了主人灵感。她在这里打造了一间可以舞文墨、赏国风、品佳茗的“会客厅”,取名“观山茶室”。
古色古香是对乡村的一种解读,时髦新潮则是另一种诠释。
如果你问来赵村里的年轻人,哪里最好玩,那一定会有人向你推荐“樽前月下”。
这是一家自带民宿的酒吧。朋克硬朗的装修风格,日咖夜酒的生活方式,精致考究的美食体验,都是这间酒吧“虏获”年轻人身心的方式。吧台处悬着“举杯邀明月”的牌子,古典诗意;表演区却喷涂着“不经历破事算什么人生”的标语,直白洒脱。而更特别的是,店内特意留了几面白墙,供顾客涂鸦所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生活宣言”。
创办这个酒吧的是几位外地年轻人,以前在不同城市开过酒吧。因为疲于在大城市奔波,他们来到赵村里,开了这家“专门收集心事”的清吧,火速“出圈”,成为热门打卡点。
春风十里、观山茶室、樽前月下……每走过一家店,都能认识到一个不同气质的新乡村。赵村里,有“网红村”的名气,而且可赏可玩更可留念。
游客在鱼鳞坝嬉戏。
2020年,在泾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赵村里”作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顺利立项。村里引入专业团队负责市场运营管理,明确“乡村艺术”和“怀旧原乡”发展总体定位,鼓励村民因地制宜改造家园。
结合“四类房整治”,村里对50多户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实施“三大革命”,优化项目区环境,加强道路及环线节点改建,满足功能配套服务,修建沿河景观长廊、连心桥。按照“一带、三片区”规划,沿着村里的主流水系,分区建设了滨河娱乐休闲带和旅游休闲体验区、村庄时代变革体验区、精品民宿集群区。
露营。
机遇带来变化。悬崖酒店、音乐民宿、高空滑翔、星空营地……一个个项目接连落地,让乡村有了更多样的游玩乐趣。这几年,村里策划举办了“乐享山野涧·自在赵村里”乡村艺术嘉年华、集体婚礼、新春烟花秀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助力文旅融合。
振兴的风吹到了这里,文旅的潮赶到了这里,赵村里的面貌一次次被刷新。黄康慧说:“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有艺术、有意趣、有温度、有内涵的艺术原乡生活体验地。”
在赵村里的入口,有一间土砖建成的老瓦房,因为年代久远,屋檐已经有点倾斜了,房屋已很久无人居住。
得到屋主赵奶奶的同意后,村里对闲置的老屋进行修整、改造。
于是,老屋的裂缝处披上了红花布,木板门贴上门联,再在门口摆上竹筛、斗笠、陶瓷坛子等装饰物。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了游客到村必去打卡拍照的小景点。
原乡生活,不仅是原住风貌的留存,更是对农耕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这几年,越来越多本土“农二代”中青年回归乡村,在家门口做起了旅游生意。38岁的赵魁就是其中一位。他在赵村里投资建设的民宿今年正式开门迎客,与民宿同时开业的,还有他的手工体验坊。
赵魁很小的时候,父亲在镇上开了一间豆腐店。做豆腐和干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也是父亲的兴趣所在。“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混着豆香的。以前过年过节的时候,家家都做豆腐。”他说,每到年节,乡亲们会互相交换家里做的豆腐、粑粑等食物,这种温暖的乡情一直慰藉着他。
因为看好村里旅游发展的前景,赵魁回乡开了这家手工豆腐体验坊,让父亲得以重拾旧业。他还将家里有着300年历史的卤水坛子搬到了豆腐坊里,供游客观赏。从浸泡豆子开始,到慢慢磨出豆浆,再到熬浆、点卤、压制……每次看到父亲兴致勃勃地教孩子们做豆腐,又满脸自豪地向游客讲述百年家业的故事,赵魁都十分开心。“开这间手工作坊,既是为了圆父亲的梦想,也是为了让现在的小朋友了解从一粒豆子到一块豆腐的过程。”
一间手工作坊,续写了传家的故事,也打开了事业的新篇。
与赵魁的父亲一样,今年79岁的张恩来也是村里的老手艺人。他自幼学习做竹编,如今已经快60个年头了。
为了留住乡愁记忆,村里在规划建设村史馆时,特意留了一间屋子作为张恩来的工作室,向游客以及村里的年轻人展示竹编手艺。
得知村里要为自己建一个工作室,张恩来感到欣喜,更觉得忐忑。以前家家都离不开的竹编制品渐渐被现代工业制品所替代。这份辛苦的手艺活,还有人愿意学、愿意看吗?
没有人能回答张恩来的疑虑。但村口的“非遗手工坊”里每天游人不断,不少年轻人专门赶来体验、学习传统手工。这或许也是一种答案。
“网红”鱼鳞坝。
离开赵村里,我们再过鱼鳞坝,已是另一番心境。岁月如流,光阴似水,长流、常新。回望在赵村里度过的一天,就像梦境,有幽静和美好,也有惊喜和奇遇。希望驻守在美好时光里的赵村里,可以像村口迎来送往的“笋宝宝”一样,生机盎然、节节高升!
来源:宣城发布
泾县乡村咖啡打卡攻略4@综合篇|从山野间到舌尖,探寻不可错过的泾县村咖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