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玉米地做CT”,90后的秋收有啥不一样?

学术   2024-10-18 18:11   北京  

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90后新农人洪超负责管理示范区300多亩土地。

  
病虫害是田间管理的一大难题,洪超却说:“我才不怕嘞。”底气来自手机上的农情监测应用,手机上一收到病虫害预警信息,他就立刻启动无人机飞防作业,进行病虫害防治。
  
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来自示范区里一座座智慧农情监测站。

图片来自包图网

手机屏幕上,智慧农情监测站传来的信息内容丰富。“不仅有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信息,还有土壤湿度、含氧量、叶面温湿度等数据。这些信息特有用。”洪超说。
  
示范区500多台(套)各类监测设备将信息实时共享给农户,只需打开手机应用,农田情况尽在掌握。
  
如何估计粮食收获时间?“过去预测靠经验,现在靠科技。”洪超拨动摇杆,多光谱无人机腾空而起,扫过大片农田。
  
“我给玉米地做一次CT。”洪超解释,无人机飞行时能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态,进而生成作物养分图,用以分析玉米长势,推算出收获高峰期,提前调度好两台收割机。

收割机再次启动,穿梭在田地间,金灿灿的玉米粒倾泻而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科创中国
让产业插上创新翅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