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刘彩君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每一次跨界融合都可能孕育出颠覆性的创新。作为音频行业久负盛名的企业,哈曼不断地在新的领域寻求突破,业已成为全球智能座舱市场的领军者。而在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的大背景下,哈曼更是前瞻性地提出了“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的价值主张,致力于为终端用户打造可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相媲美的智能座舱体验。
“我们始终把打造‘消费级体验’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我们的核心追求,”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总裁Christian Sobottka先生近日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坦言道。
从左到右为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亚太区客户事业群高级副总裁刘玉湛、 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全球总裁Christian Sobottka、盖世汽车CEO周晓莺
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的这一价值主张从其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创新型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可见一斑。此次北京车展,该公司展示了其前沿Road-ready 系列及汽车音响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目光。“我们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更精准地解析和理解周围环境,以及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与感受,从而构建一个更为智能、高效的闭环系统。此外,我们还深入探索了空间音频技术,这一创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增强现实体验。” 在Christian的阐述中,不难看出哈曼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处处以消费者体验为先的理念。
当然,在聚焦“消费级体验”的同时,哈曼始终对车规级产品的独特需求持以尊重,因此,“车规级品质”成为了上述价值主张不可或缺的另一半。Christian表示,车规级产品需要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这些都是哈曼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哈曼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地提出这一价值理念,并满怀信心地付诸实践,其背后离不开三星助力。这一消费电子业巨头在2017年收购哈曼后,不仅为后者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市场资源,也使得哈曼在消费电子技术迅速融入汽车行业方面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成功的战略对接,也促使两家企业在技术创新融合方面开展了诸多深度合作,已有多项成果被投入市场。比如,哈曼采用三星Neo QLED显示技术,打造符合车规级标准的Ready Display显示屏产品,将更优于TFT-LCD的显示质量和更低于OLED显示屏的成本带入到车内。
此外,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哈曼之所以能在智能座舱领域持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对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认为,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卓越的团队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哈曼在中国拥有超过一千名工程师,员工总数稳定在3,400至3,700人之间。正是这些优秀的员工和客户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层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从而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 Christian如实说。
在Christian的阐述中,亦可得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哈曼的成功而言,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鼓励员工积极尝试新事物,倡导主动决策而非被动等待。我们不断优化管理结构,追求高效、敏捷的决策过程。”
在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时,哈曼也展现出了深刻且理性的洞察能力。哈曼深知这片市场的竞争之激烈,而这份认知让其从不懈怠,不断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模式,致力于持续为客户和消费者带来更先进、更新颖的技术与体验。
据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亚太区客户事业群高级副总裁刘玉湛先生介绍,为了确保用户在消费电子上的体验能与汽车座舱无缝连接,哈曼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工具链,不仅集成了预先内置的基础软件,还融合了几乎所有流行的生态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全面性和兼容性。但更为关键的是,利用这一工具链,哈曼不仅可以避免频繁地对软件重复开发,还能够灵活调整、积极尝试各种策略,从而优化用户体验来实现最佳用例。
左为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右为哈曼国际汽车事业部全球总裁Christian Sobottka
而在压力常态化的背景下,哈曼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Christian眼中,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本质上与其他国家的并无太大差异。相反,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反而能让组织得到高强度锻炼,在这里收获的经验可以快速复制应用到其他市场。他表示:“哪个品牌能够更快地适应并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就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对于该话题,刘玉湛先生也做了补充,强调哈曼并不希望通过价格竞争来赢得市场,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超越价格本身的价值。“我们坚信,这种价值主张将得到客户的认可,因为我们的客户同样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Christian和刘玉湛先生还就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的异同之处、企业创新目标与研发策略、合作伙伴互相赋能及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应用等多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更多详细内容请见视频和采访实录:
以下为访谈实录
核心业务与创新技术、产品
携手三星 共研创新技术
消费级体验与汽车级品质的融合
人才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合作伙伴关系:价值共创与生态赋能
行业新趋势下的研发策略
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及发展策略
市场份额与利润需兼顾
看待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需理性和务实
营收创新高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砥砺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