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假期间参加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旅行   2025-01-07 17:13   青海  
广大家长朋友们:
您好!寒假将至,为进一步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切实保障各位家长的合法权益,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快乐的假期,为此,州“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特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一、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家长朋友要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指导孩子完成适量的家庭作业,引导孩子多阅读有益书籍,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让孩子充分享受假期的乐趣。
二、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学业成长的关键是让孩子专注于校内课堂教学,养成独立思考、有效学习的能力,校外培训只是拾遗补漏、适当促进的辅助环节,过于依赖、盲目跟风参加校外培训不可取。家长朋友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尊重孩子个性差异和禀赋特性,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切实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
三、禁止参加学科类培训。按照“双减”政策要求,目前,全州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清零,凡是举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或个人,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请家长朋友们自觉抵制参加任何违法违规学科类培训,做到“六个拒绝”。一是坚决拒绝参加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激发学习兴趣、作业巩固练习、分数提高、学习方法训练、学业规划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二是坚决拒绝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三是坚决拒绝参加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四是坚决拒绝参加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五是坚决拒绝参加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托管服务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六是坚决拒绝参加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四、适度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适度参加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选择证照齐全的合规机构,并注意查看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五、理性支付培训费用。家长应避免一次性交纳收费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者超过60学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建议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小程序进行选课缴费,签订正规服务合同,请家长务必选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与机构签订书面合同,仔殝育、文化艺术、托管服务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承诺、培训期限、时间安排、收费金额及退费标准与办法、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途径和方法等条款,要逐项认真审查,尤其要注意培训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中是否存在“霸王条款”,以防上当受骗。
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防火防电、防欺凌、防诈骗等。选择具备安全保障措施的培训机构,并注意查看机构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教师资质等信息
七、共建良好教育生态。
在此,我们诚邀广大家长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监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中来,结合目前我州正在开展的“双减”三年目标攻坚冲刺行动,如发现培训机构或个人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高收费、超限额收费、恶意涨价、“卷钱跑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在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等行为,可通过监督举报电话进行举报。我们将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全力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优化校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及家长的权益,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教育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977-8226067
科技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977-8225617
文旅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977-8211044


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
喜欢在路上行走的感觉, 喜欢用相机收录沿途的风景, 这便是我旅行的方式。 你喜欢吗? 让我们一路向西, 在海西,不期而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