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
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冬天,白粉病的病原菌都躲藏在鳞芽内过冬。
白粉病病原菌在芽鳞内越冬
春天,鳞芽萌发时,白粉病的病原分生孢子从鳞芽处活动,随后开始在果园内传播。
春天,鳞芽萌发。白粉病的病原菌分生孢子随风在果园内扩散传播。
雨水多,潮湿温暖的天气,嫩芽也会发病,芽体枯死。
嫩芽、花序,白粉病侵入并发病,无法坐果
白粉病生存
(1)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别发达,且大多数分布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在温湿度和营养条件合适的时候,分生孢子和菌丝萌发形成芽管侵入进寄主表皮细胞之间,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细胞的营养。也就是说,白粉病病菌在寄主植物的表皮层内外分布最多,在被害部位的深层病菌数量很少。
(2)白粉病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
发生条件
白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萌发的时候则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比如,葡萄白粉病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是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5%以上;萌发最适温度是25-28℃,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强光照也不利于病菌的生长。所以,雨后转晴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闷热天气特别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读书笔记 | |
发布症状 | 1、被害部分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可相互愈合,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叶片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颗粒(病菌的闭囊壳)。 2、病斑上有一层白色霉,类似白色粉笔末。 |
发病特点 | 1、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 2、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植物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 |
发病条件 | 1、高湿度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冷凉的气候也适于白粉病的发生。发病适温16-24℃。 2、耐干燥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湿度为97-99%,水膜对孢子萌发不利。 3、下雨后,天气干燥,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易发生。 4、特别是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重。 |
防治要点 | 1、施足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 2、种植密度适宜,并及时打掉底部老叶,利于田间透风透光。 3、清洁田园,把病叶、病秧、残枝等,清除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4、应加强放风,降低湿度,科学浇水,创造一个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发展的环境 5、发病初期,可选用价格较便宜,效果又好的农药,如三唑酮(粉锈宁);发病重时,可选用效果佳、价钱较贵的农药,如氟吡菌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等。 6、防治时,要求治早、治小、治了。 |
难治的原因 | 1、在适宜条件下,白粉病菌繁殖量大,分布广泛,不易打住。 2、常规药剂由于使用时间长,白粉菌产生抗性,防效下降。 3、喷药用水碱性太大,影响新型药剂特别是含醚菌酯成分药剂的药效。 4、喷药器械不适用,喷药技术不高,导致药液大量流失,致使在正常喷液量下达不到治病所需剂量 |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较高。
推荐阅读:
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一生(从种子的萌发到完熟),建议收藏→
14位基层零售商猛夸氯化胆碱增产神奇,它是2024年必火的农资大品!
抖音红利还有两年,怎么做短视频才有机会?想做短视频必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