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又双叒上热搜!停更三年,为何归来仍是顶流
文摘
2024-11-13 17:40
安徽
李子柒从2015年起就开始创作有关田园生活的内容。随后她开始出圈,镜头里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吸引了全球观众,作品也逐渐从美食延展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包括蜀绣、蓝染等中国传统技艺,她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位传播者。她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开辟出了新的内容赛道,引领了创作潮流。在她之后,有众多博主纷纷模仿,一时间,各大平台里的乡村题材内容开始井喷,成了一个重要的短视频类别。虽然此后她因为经济纠纷而停更,但公众似乎也没有忘记她,这次回归,更是引发了全网关注。很多网友也想问,为什么?李子柒的热度,部分源于人们对“田园美学”复苏的期待。如今,李子柒的“代餐”不少,但对于她的粉丝来说,总觉得其他人少了点什么——乡村短视频的赛道拥挤而热闹,却似乎少了一种她独有的沉静与安稳。客观来看,李子柒的视频,和当代的互联网气质呈现了相反的特征——在城市话题占主流的互联网上,选择聚焦乡村;在加速、紧凑的现代生活里,选择慢条斯理、从容不迫。这也是为什么她的视频被称为有“疗愈”的效果,精准触碰了当代人的“精神痛点”,能让人们在快节奏、高声量、表演浮夸的短视频生态里感受到别样的韵味。在过去,李子柒的风格也不是没有争议,比如有人认为她视频里的乡村并不真实,“滤镜”过于明显。不过,既然是“田园美学”,似乎人们对此也不应苛责:“田园”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毋宁说是一个美学概念,存在于中国文化的诗意描写之中。像《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里的田园,更像一种安放精神的理想乡,而非字面意义的劳动场所。李子柒的视频,其实是在短视频时代把这种文化密码具象化了。她得到了万千瞩目,也是因为触碰到了传统文化里一种独特的情结,并将之传播了出去。当然,李子柒毕竟已经停更3年,在这几年里互联网的内容生态已几经变迁,观众的口味、创作的趋势、流量变现的途径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归来后的李子柒,能否在这种新的环境里重现昔日辉煌,依然值得观察。某种程度上,这也取决于李子柒能否延续自己的视频风格,并开拓出新的意境。无论如何,对于李子柒的粉丝来说,她的回归令人欣喜,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互联网虽然迭代更新极快,但同样是有记忆的,有个性特点、和观众产生深层共鸣的原创内容,终究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这一点,对于视频创作的整体业态来说,也都是一个有意义的启示。11月12日,李子柒接受新华社专访,回应停更三年网友关心问题,透露更新后工作计划安排。李子柒说:“不管是互联网、短视频、科技、AI,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我展示自己的生活,进行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所以我想要继续往前走走看,看能不能踩出一些新的脚印。”过去的三年里,李子柒有了更多的时间休息和陪伴奶奶,而最大的收获,则是走访了20多个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六七年前我去拜访手艺人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技术技艺,最近这几年时间充裕了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听他们的故事。”她说。采访中,李子柒讲述了自己的非遗学习之路。为更加了解蓝印花布的技艺,她曾前往江苏南通,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人王振兴学习。聊天中,李子柒得知王振兴老师的儿子们和孙子们都学习了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但是出于生计考虑,孙子们并未凭借这门手艺谋生。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喜爱,特别是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的兴起,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得到改善。2024年,李子柒再次拜访王振兴,状况截然不同。“王爷爷特别开心地拉着我的手,去看他新染的布和新做的一些产品,它们特别的时尚且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这都是他的孙女帮他做的设计。”她说。提及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漆器,李子柒表示,这是让她痛并快乐着的一段创作过程。李子柒在初次接触生漆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过敏反应:身上长了肿包,反复结痂又挠开,浑身发痒,难以入睡,整个团队曾组队去医院打抗敏针。李子柒说:“过敏我觉得熬过去就好了,结果没想到的是我的作品失败了。”雕漆隐花,是成都漆艺“三雕一刻”中的绝技之一,在成型的漆膜上镂刻、髹漆、贴金、银箔粉、罩透明漆,最后研磨抛光,使纹饰在漆面之下清晰可见,其制作工艺之复杂,即使是技艺精湛的老工匠,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返工。李子柒第一次制作漆器并没有成功,问题出在最后的打磨阶段,强光之下,漆面只有线条,没有显示图案,为此她一个人躲进卫生间给师傅尹利萍老师打电话嚎啕大哭。经过师傅的开导和指导,李子柒再次重新打磨木板,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最后的步骤重复一遍,最后才有了更新的第一个作品“漆器”。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漆器衣柜上的金色麒麟图案,寓意“麒麟回头百病消”,李子柒将它命名为“紫气东来”,并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奶奶,祝福她身体健康。提及和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学习这门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原因,李子柒说:“因为它像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才有的东西,外表看上去低调谦逊,内里包罗万象,精彩绝伦。”李子柒表示,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围绕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及良性生态构建。一方面,要助力搭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要针对性解决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年龄断层、缺乏有效宣传手段等问题。未来,她想要探索新的路径传播传统文化。提及商业化的考虑,李子柒表示,目前虽然暂无明确规划,但只要能够继续做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不管是从作品还是商业价值等各层面上被认可被喜欢,就会感到幸福。她说:“我坚信我选择的路是正确的,也是有意义的。”(综合自新浪微博、新华社、四川日报、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张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