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融(人与自然看浙江)

文摘   2025-01-10 11:01   北京  
云贵万重山,江南千条水。浙江温州便是这千条水的江南的真实写照。从空中俯瞰温州市区,细密的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水网间有座座小岛,这便是三垟湿地。
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大都市核心,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有161座岛屿和138条河道,以“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水网特殊地貌而闻名。三垟湿地距温州市行政中心仅2.5公里,呈360度向城市开放,是温州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温州的城市“绿肾”。
近年来,为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温州以构建生态型现代大都市为导向,着力推进湿地修复保护,推动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融。

多彩三垟(刘乐生 摄)

治水为先 污水坑化身生态河
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温州位于浙东南沿海温瑞平原,独特的区位地势造就了温州河网纵横的地貌,湿地与城市共生。正因如此,在温州的湿地修复保护中,治水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治水第一步,控制污染源。据介绍,早期的三垟湿地曾遍布电镀拉丝基地、无纺布作坊等污染“大户”,湿地成了“污水坑”。基于此,温州通过关闭污染企业、实施净水行动等举措,全面治理湿地河道。截至目前,已关停拆除20.2万升电镀容量的黄屿电镀基地,关停381家“四无”生产经营企业(作坊),封堵820多个旧村排污口,累计清淤约200万立方米。
同时,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实现水的自然净化。
“我们最主要的措施是恢复植被,植被恢复后,水会自然净化,水下森林会丰富水下生物。”温州生态园管委会相关项目负责人占长胜介绍,“主要种植了芦苇、黑藻等适生和净化性能强的植物,并对水进行区域划分,水治好了再让它流出去。”
通过控制污染源和培育水源涵养林等多种举措,如今,三垟湿地总体水质大幅改善,全域水质三类水占比达60%,局部区域水质指标接近二类水,水体最高透明度达1.4米,污水坑成功化身生态河。
规划引领 建设城市湿地生态空间
城市建设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其中,生态空间的建设关涉城市品质的提升。
21世纪初,温州便开始筹谋规划城市生态空间建设。2004年,温州市政府批复实施《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04—2020)》,推动建设以生态为主题、山水为特点、地域文化为内涵,集生态教育、旅游休闲、绿色人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区。
2011年,温州市与时俱进及时修编了《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将温州生态园定位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瓯越文化为内涵,集生态、旅游、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心。规划建设“两核、两片”的生态保护结构,其中的一核一片即三垟湿地生态景观核心和三垟湿地片。
根据《规划》,三垟湿地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岛屿微地形改造、治水净水、种植乡土适生植物等举措,多措并举修复湿地生境、提升水环境质量、保育乡土植被,为湿地动植物提供理想舒适的栖息空间。
同时,通过综合林相改造,三垟湿地打造了春游樱花岛、夏憩紫薇廊、秋览芦苇荡、冬赏梅花香的景观特色,水清、岸绿、景美,呈现出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三垟湿地成为当地居民常去的休闲地。
文化传承 湿地与城市文化共融
榕园文化区、瓯柑文化园、南怀瑾书院……漫步三垟湿地,文化空间随处可见。游客除了游岛赏花,还可到各个文化园区、书院了解瓯越历史文化。
“我们要把文化留下来。其一是瓯越文化,在修复的过程中,把门台、古井、码头,一亭一树等留下来;其二是瓯柑文化,瓯柑是三垟的三宝之一,只有温州有;其三是榕亭文化,三垟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会呈现一岛一树一亭一码头。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占长胜说。
让“生态湿地标识化,标杆湿地生态化”,形成具有感召力的生态文明符号,融入温州城市肌理中。这是三垟湿地生态空间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三垟湿地的修复保护过程中,原有的老门台、老牌坊、古桥梁得到了保留、修缮,以保存湿地地方记忆和文化遗存。同时,积极推进“浙江三垟湿地稻柑菱农业耕作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瓯柑品牌。
依托湿地生态和文化,温州积极开展瓯柑节、宋韵文化周、生态研学教育等活动,举办温州湿地保护论坛、温州市“兴林论坛”学术报告会等,创新推出“榕树自然学堂”生态教育特色品牌,推动湿地与城市文化共融。
在碧波荡漾中,在古宅廊亭里,在榕树下,在瓯柑林旁,三垟湿地奏响了一曲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融的和谐交响。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圣薇 柯宗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投稿邮箱:

zglssbrm@163.com

直播合作:

010 8423 8472

010 8423 9283

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绿色时报社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