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科长破百难·案例⑥ | 三门县卫生健康局:织密院前“急救网” 畅通全域“生命线”

政务   2024-10-11 17:33   浙江  



急救就是和时间赛跑,与生命竞速。由于县域行政区地形地貌狭长和急救资源、基层医务人员相对紧缺等现实困难,导致以往院前急救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偏长。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推动下,县卫生健康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院前急救“快、精、准”,全力攻坚破难,开展分层分类调研,探索联合运营机制,实现“接警即救治、上车即入院”。截至9月底,县域院前急救月度平均反应时间城市为7分55秒、农村为14分25秒,较2023年分别缩短7分50秒、4分26秒,其中6-9月份农村反应用时居全市第3。



人物名片

📋 项目领办人:

三门县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

 胡正荣



“您好,三门120。请说一说患者情况和所处位置,我们立刻派急救车过去……”日前,一场争分夺秒的院前急诊急救演练在县医疗急救中心开展。



现场,调度员一边与呼救人员沟通,一边查看调度指挥平台。通过在线地图,立刻显示出离呼救地点最近的急救车位置,并进行“动态就近派车”。救护车抵达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施救,稳定患者情况后,急救人员快速将患者转运到急救车上,送往最近的医院救治。



记者拿着手机计时发现,此次院前急救全程不到15分钟。“原先三门只有两个急救站点,年度院前急救农村平均反应用时需19分16秒左右,实行联合运营机制后,从呼叫到转运患者,只需14分30秒左右。”胡正荣介绍。


缩短4分多钟,背后却是“一波三折”。


今年以来,县卫生健康局针对全县急救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医护人员配备难以保障每天独立运行等现状,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全县16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历史数据分析、医务人员座谈,摸清困难原因,找准问题关键。



“调研发现,依靠单个卫生院力量,很难保证急救站运营时间12小时以上,于是,我们积极探索联合运营机制,优化并新增4个急救站布局(除2个24小时独立运营站点外),实行12家卫生院联合运营,吸纳民营医院技术力量,解决卫生院医务人员不足问题。”胡正荣说。


然而,在联合运营机制运行过程中,仍有一些壁垒需要打破。


记者了解到,虽增加了医护人员数量,但内部仍存在队伍青黄不接、年轻力量不足等窘境。再者,急症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新增的医护人员较少接触院前急救工作,急救技能相对欠缺。


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胡正荣化压力为动力,了解需求、查阅资料、学习经验,逐一分析研判,找准突破口


“120急救人员不是搬运工,他们是院前急救的‘吹哨人’,既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也要兼顾他们的需求。”胡正荣告诉记者。为加强运行保障,县卫生健康局对参与急救站建设的医疗机构,在定岗定编上给予适当倾斜,对参与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做到统一考核、统一持证上岗,提升医护人员急救能力。


数据显示,目前县域院前急救月度平均反应时间城市为7分55秒、农村为14分25秒,较2023年分别缩短7分50秒、4分26秒,其中6-9月份农村反应用时居全市第3;在保证提速的前提下,出车量比2023年同期增加361次,较好满足了群众急救需求,畅通了全域“生命线”。


提升急救反应速度只是院前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胡正荣介绍,下一步,县卫生健康局将推进“心电一张网建设”,实现全县200多家医疗机构具备心电采集功能,提高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检出率,并将继续增加急救站点,建设运行亭旁镇急救站点,年底前使全县急救站点增至7个、救护车增至8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质效,用更快、更精、更准的急救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记者:蒋玢熠 包佳敏

编辑:刘亭序

校对:叶丽琴

责编:陈玲玲

监制:陈赛亚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看到“掌上三门”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掌上三门”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下“赞”和“在看”,给小编一些鼓励。



掌上三门
“掌上三门”手机客户端,是集新闻、政务、生活服务与一体的城市“掌中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