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龙江两会,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育   2025-01-21 19:33   黑龙江  



小编按

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在哈尔滨胜利闭幕。

今天,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带您聚焦两会,一起聆听来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声音”。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省人大代表李翠霞,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丁国超分别参加人大和政协会议,他们展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沛的参政议政热情以及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立足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视角,就推动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赋能当地发展、立足大庆市产业发展布局,面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呈交了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建议,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1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在参加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庆代表团审议期间与省人大代表、校长李翠霞亲切交流。

1月15日,农工党界别省政协委员丁国超(前排右二)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高校改革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方向。在2024年全省科技转化指数当中公布的数字中,我们学校在普通高校当中排名全省第一位,未来,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当中发挥八一农大在农业院校和全省应用示范类院校当中的作用,我们虽然任务艰巨,但是信心满满。”李翠霞说。

校长、省人大代表李翠霞


李翠霞表示,未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立足大庆市产业发展布局,面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做好立足当地,服务全省,甚至在国家层面上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在服务地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我们现在学校有重点推进的AI创意食品产业。在赋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旅游康养产业,我们要做好实验室布局,做好联合体的合作,要做好赋能大庆市产业园的创新。”李翠霞说,新的一年,我们还是要在未来发展中为全省经济赋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产教融合是形成、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抓手。高校要承担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重要任务,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源头和中坚力量,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李翠霞对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等表述感触颇深。

校长、省人大代表李翠霞


李翠霞代表表示,打造“旅游康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既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推进优势资源转化的需要,还是满足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的需要。依托黑龙江省各地大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食药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产学研优势,打造集医养、食养、文养、游养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科创融汇的龙江特色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深耕旅游康养产业内核,集聚形成龙江特色的旅游康养产业示范效能,探索构建可推广的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方案。

“通过建设旅游康养研究智库、旅游康养产业规划设计院,打造龙江特色旅游康养产教融合示范园,构建一库一院一园一业‘四个一’建设格局。”李翠霞代表建议,打造该基地并予以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运行推动、推广宣传。由省市联动立项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对产教融合发展基础好的地市优先支持。由省市校企联合成立项目推进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项目实施,发挥校政企各方既协同合作又分工负责的组织功能。及时推广应用旅游康养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效和工作模式,推动龙江旅游健康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校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丁国超参会期间积极发言献策。

两会期间,丁国超就解决科技赋能不足,促进我省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从推进养殖模式数字改造、加强标准体系规范建设、强化渔业数据安全保障、打造智慧渔业人才队伍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丁国超表示,以省域规模化冷水鱼养殖为重点,加快推进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改造。制订我省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亟需的共性关键标准与通用技术规范。健全渔业数据管理制度,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深入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支持涉农高校调整增设水产学科、学位点和智慧农业(冷水鱼养殖方向)专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智慧渔业企业交流协作,校企联合培养符合冷水鱼养殖产业需求的落地人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发声,充分展现了八一农大的责任与担当。央广网、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纷纷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建议与提案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报道。


来源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排版丨郝悦 陈嘉琪 杜润泽
责任编辑丨李佳鑫
审校丨袁立莉

龙江高校网络思政中心
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展示网络育人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