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桃
有这样一群经过系统医学培训的大学生
他们穿上白大褂,提上医疗箱
走进乡村
用青春力量守护着村民健康
这些大学生乡村医生
相比以往老村医、赤脚医生
增添了一股新鲜血液
也被称为“2.0版村医”
晨曦微明,露珠儿晶莹,襄河堤坝公路伸向远方。
乡村医生刘镛套上厚外套,骑车赶往10多公里外的胡场镇陈小垸村,开始一天的“日常”。
6年前,当他报名选择做一名乡村医生时,就预想到了今天的日子:清新恬淡、宁静安稳。他庆幸当初的选择。
24岁的刘镛是仙桃近年定向培养的221名大学生村医之一。花样年华、蓬勃朝气,以专业化、规范化素质,改变了村医的群体形象,为守护乡村健康注入青春力量。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落实落地
221名大学生扎根乡村守护健康
阳光洒进村子,田野薄雾消散,几声狗叫由远及近。
村民陈大爷来到村卫生室。
“大爷,您头还晕吗?”刘镛赶忙招呼。
“嗯哪,好些了,可还有些重。”陈大爷昨天来看过,开了3天的药,病症轻了些。他早上没事,转过来看下。
量血压,听诊,问病情,刘镛动作麻利:“没事的,您按时吃完药,多休息,就会好的。”
村卫生室门外就是小广场,村民爱在健身路径上玩。有个头痛脑热、这儿那儿不舒服的,就顺便来瞧一下。
△陈小垸村大学生村医刘镛(图中)跟着74岁老村医陈启波,为村民上门送诊。
刘镛是胡场镇北湖垸村人,在城区买了房,一年多前来到陈小垸村当村医,已经融入当地村民生活。他是全市首批定向培养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之一。
2021年8月,省卫健委、省委编办、省发展和改革委等八部门出台了“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以乡村医生为重点,培养一批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卫生适宜人才,通过订单定向培养、社会招聘、上级机构派驻、学历提升等方式,提高接受过医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比例,在2025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目标。
我市创新推动项目落实落地。早在2018年,就率先启动了乡村卫生后备人才订单培养计划,委托仙桃职业学院招收仙桃籍医学生,3年为全市培养150名临床医学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学生的学费、教材与住宿费及代收费等费用,由财政支付,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以此培养一批大学生村医,优化村医年龄结构,提升专业化素质,缓解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矛盾,织密兜牢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网。
2021年9月,我市又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全省“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制定“大学生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落实“镇聘村用”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保障、培养机制,多渠道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如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给予适当补助,提高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等,让大学生村医干得好、留得住。
“前些年比较沉寂,近两年生源‘爆满’,大学生村医受到了学生及家长追捧。”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科负责人付力介绍,大学生村医弥补了乡村医卫人才短板,夯实了乡村公共卫生基础,国家政策鼓励,仙桃优惠加码,工作体面稳定,这项工作大有可为。
全市前两批定向培养的221名大学生村医,已分别充实到15个镇卫生院和115个村卫生室,全市1003名村医也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村医素质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基层首诊率达67%以上。
“1+N”“一对一”定向培养
大学生村医干得好留得住
与刘镛通过普通高考报考大学生村医不同,胡场镇河口村村医付文耘则经历了更漫长的成长路径。率直、泼辣的付文耘坦言:“七八年学医路虽然艰辛,但心想事成,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学习、工作状态。”
付文耘先在仙桃职院上了3年中职,学护理,临毕业时,其母看到了大学生村医项目招生公告,母女俩一合计,觉得学了护理再学医,多一样本事有饭吃,大学生村医非常适合,读书几乎不用自己花钱,当即报了名。2018年,她如愿考入仙桃职院“村医班”。
△胡场镇河口村村医付文耘为村民看诊。
3年临床医学专科毕业后,她又通过严格筛选,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规培,每个科室轮转,巩固理论知识,学习临床经验。一年规培结束,又根据定向委托培养协议,分配到胡场卫生院,跟班见习半年,在实践中磨炼提升。经考试、考核,才正式上岗河口村村医。
“上岗是继续学习的开始。”胡场镇卫生院院长钟武介绍,大学生村医在校学习只是初始阶段,必须经历规培、见习,即“1”训;还要跟着老村医“拖”,即“N”炼,以”一对一””面对面”“传帮带”。通过“学思悟”,提技能,炼作风,磨素质,长见识,从而适应乡村医生工作环境和节奏。
新上岗村医须由老村医帮带两三年,这是胡场卫生院为大学生村医量身定制的成长“标配”。
付文耘勤奋好学、又上进,75岁的老村医闵铁汉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护她、教她,她学到了很多在实践中才遇到才学到的东西,现在已能独当一面。每天上午,老村医去看一下,照个面,遇到疑难问题,指导她处置;下午就完全“交班”。
“上午守门诊,以看病为主,下午抽时间出去跑,做公卫工作。”付文耘说自己的工作节奏像“陀螺”:
基本医疗服务,为村民解决感冒发热、头疼头晕等基本问题。河口是大村,每天要接诊二三十人;
为村里的慢性病老人、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随访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病患者随访和管理,督促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联系上级医院转诊等;
走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上门服务,宣传慢病、传染疾病防控和健康知识……
“我是村医,是村民健康守护人,做好这些事,把好卫生第一关是我的职责。”前不久,付文耘通过了全市组织的乡镇卫生院入编考试,成为“带编”大学生村医的一员。“考上编制,只是对我前段学习、工作的认可,对我不会有其他影响,我不会离开村医岗位。”她说。
她把家安在城西,开车到村里不过一二十分钟,比在城里上班还便捷。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这份工作,适宜这份工作,家里人都支持我,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付文耘乐哈一笑,劲头十足。
接过接力棒守护村里人
贴心“医”靠温暖可感可及
胡场镇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医项目,首批下派的5人经过规培、见习、考核,并征求本人意见,已全部到村到岗;今年又安排了7人,目前在镇卫生院见习,也将安排到村。
“大学生村医是村里和我们院里的‘活宝贝’!”钟武说,大学生村医生龙活虎,与村民打成一片,熟悉村情及村民健康状况,是支撑农村卫生健康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常见病防治,能起到“首哨”“首诊”“首治”作用,从而推动实现“小病不出村”。
当村医一年多,刘镛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早上,一个60多岁的婆婆,用三轮车拉着爹爹来看病。爹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口吐白沫,一脸痛苦表情。听诊,查血压,问一早吃了什么东西、头天晚上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爹爹说话很含混。刘镛初步判断可能是食物有问题,连忙打电话给镇卫生院,说明情况,请求急救;同时清理病人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不到一刻钟,急救车赶到,接走病人,刘镛这才缓过神来,刚才这一幕太紧张,太让人揪心了。病人年纪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收治,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也坚定了他站好村医这班岗的决心:自己生在农村,父母还在农村,没有理由不守护好他们的健康。
5天后,爹爹出院,感谢刘镛及时有效的救治。
村医既是医生护士,又是药剂师,还要做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防控等,需要把自己变成多面手。付文耘的体会是,改变村民的健康观念,比防病治病还要难。村民们习惯小病拖、大病扛,基本没有疾病预防概念。每次出诊随访,付文耘都不停地向村民传播健康知识,讲解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了解村民的就医需求,尽自己努力去服务村民。
麻港老街,麻港中心卫生室窗明几净,清爽雅致。中心卫生室是一家“联村卫生室”,辐射、服务周边上麻、西湾、枣子湖等5个村、11000多村民。
24岁的胡泽云是这里的大学生村医。他参加了市里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被选派到外地参加了专项学习。中心卫生室为此开设了康复理疗科,帮助解决村民颈肩腰腿痛问题。
这里是湖区,慢性劳损引起的颈肩痛、腰背腿痛情况较多。康复理疗科的开设,以远红外、推拿、拔罐、针灸等办法,有效解除病痛,受到村民欢迎,已治愈200多人。中心卫生室准备增加床位,改善医疗条件,更好地服务村民。
大学生村医除了就近就便提供诊疗服务,更重要的是参与公卫工作,夯实公卫基础,落地公卫项目。目前我市实施的公卫项目有20多个,像老年人体检、慢性病筛查管理、妇幼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传染病协管等,大学生村医的参与,落实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大学生村医是村民健康的重要“医”靠。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邹琴认为,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就要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好大学生村医项目,就是要让大学生村医有保障、有获得感,干得好、留得住。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把河流、田野、树木镀上一层金黄。村头又响起熟悉的广场舞旋律,刘镛望着恬静而温馨的景象,开始了新的守候。
声明:本公众号未标明原创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用于商业行为。如有侵犯了企业、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新闻
文/全媒记者 晓旦 图/全媒记者 陈亚东
编辑/罗婉婷 实习生 胡奥 责编/邓一凡 李兵 终审 /尹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