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直击省道215线的“蝶变”之路

文摘   2024-11-06 10:34   甘肃  

                           

一条公路,见证岁月变迁
两重画卷,展现时代风貌
省道215线
犹如一条灵动的丝带
从历史的长河中蜿蜒而来
连接起无数梦想与希望

从“无名”到“有名”

省道215线北起甘蒙交界南泉南山,途经金塔县、嘉峪关市、玉门市、肃南县,南至甘青交界二指哈拉达坂,穿越戈壁、城市、河流、山川。它不仅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紧密相连的一条重要通道,更是酒钢集团公司镜铁山矿唯一的公路运输命脉。


省道215线由不同时期修建的三条公路共同组成:民众公路、镜铁山公路、二指哈拉公路。其中,民众公路竣工于1942年,是原省道215线K0+000-K25+600的雏形,为后续省道215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镜铁山公路于1955至1966年间经历了不断修建和整修,最终重新焕发生机,为省道215线后续的贯通做好了准备;二指哈拉公路竣工于1971年,从嘉峪关冰沟出发,沿着北大河、朱龙河,途经镜铁山、二指哈拉山口进入青海境内,全长109公里,与镜铁山公路紧密相连,为省道215线的全线贯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0年,这条串联起散落在祁连山上的时代脚印的公路,正式被编号为省道215线,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再蜕变

峥嵘岁月里的公路人智慧


一把扫帚,一把铁锹......回首往昔,公路人使用这些简易的工具,清扫路面的灰尘,修补路边的沟壑,默默守护着公路的每一寸土地。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拖拉机、刮路车等装备开始进入养护领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护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如今,清扫车、压路机、智能道路检测设备等的应用,使得公路养护更加专业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除了养护设备的日新月异,曾经的公路站——“道班”也迎来了新发展。省道215线的13个道班,大多隐匿于祁连山深处,环境艰苦,条件简陋。近年来,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动“四化”建设,养护机械化、管理规范化、庭院园林化、住房公寓化,既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养护生产生活条件,还为过往司乘人员、少数民族群众及周边居民提供了诸多便利和优质服务。曾经简陋的道班,如今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破茧时

公路人绽放璀璨光芒

在公路建设与养护的漫长征程中,每一次变革与进步都凝聚着公路人的智慧与担当。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省道215线实施各类养护工程20余项,尤其近两年,在吊大坂至镜铁山养管站路段实施“基层冷再生+E碎封”预防性养护工程2.26万平方米,油路修补4676平方米,成功改善该路段的路面状况,有效缓解坡陡弯急的问题,路面砂化现象基本消除。这一系列的成果,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公路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沿着省道215线行驶,玛尼石堆静静地伫立在道路一旁,仿佛在诉说公路人在这条路上的往事。加之祁连山夏季气温宜人,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这里已然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热门旅游打卡地。


公路人的辛勤付出,让公路旧貌换新颜。省道215线恰似破茧而出的彩蝶,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翩翩起舞,展现出全新的魅力与活力!





来源: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甘肃交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孟璇

责编:董生福


甘肃交通运输
宣传、解读交通运输领域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群众提供交通运输相关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