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西县始终坚持以“破题求解”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创新模式”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通过试制度、试规则、试成效,有效破解城市土地供不应求,农村集体土地长期沉睡,农地部分失能、群众长期失“利”的矛盾,探索出调控土地供给的新模式,有效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激发经济增长潜力。
完善制度 健全入市流程
在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5.91亩的空地上,停满了各种车辆机械设备。村党支部书记李龙告诉记者,自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二渠村群众积极支持,提议对一直闲置的砖瓦厂空地进行入市。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二渠村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将这块空地以103.93万元“入市”交易。该县健全完善入市工作流程,探索形成一议(决策权由集体内部经济组织会议研究)、二示(入市事项和成交结果全部向群众公示)、三审(乡镇审核、征求自然资源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常务会议审议备案)入市工作机制,确保土地入市合规合法,赢得了群众广泛支持。
在首阳镇南门村原砖瓦厂西侧16.9亩的闲置空地上,近2000吨的黄芪、甘草等中药材晾晒其中。南门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里之前是废弃的砖瓦厂,土地闲置,因为权属问题无法充分利用。南门村2024年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得到107.7万元的土地收益金,用于修建村组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入市后,相关土地产权更清晰、融资更顺畅,并以使用权抵押贷款,发展中药材的购销、贮藏、加工,促进了中医药产业的壮大。同时,该县在引入“土地权益价”概念的基础上,科学测算确定了三个区域、两种用途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比例(20%—50%),明确了集体内部的分配原则,提出了“均衡分享”思路,有效保障了公益性项目征收中集体权益和农户利益。目前,国家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121.72万元,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土地增值收益96.92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土地增值收益112.26万元,村集体内部成员分配收益74.84万元,做到了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享改革红利。
盘活资源 破解企业用地难题
在陇西县衡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操作机械进行中药材切片、装袋,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之前也是废弃的砖瓦厂,自己租赁下来进行厂房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让他看到了长期经营发展的希望,便交易15.2亩的闲置土地用于建设库房。“入市”之后的50年保障权让他能够更加踏实地投资经营。为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用地难的问题,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陇西县将试点重心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上。通过盘活闲置不用的原有工矿用地入市,破解中小企业规模用地难题。盘活了长期闲置的集体土地资源,将资源变成了有效的资产,最终转变为可用于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资金。去年11月对已确定的70亩集体工矿用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割入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初步实现了城镇建设由国有土地单一支撑向多元支撑的转变,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隐形交易问题,显化了土地的资本价值,实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自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入市3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8.01亩,成交价款613.58万元,上缴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106.88万元,集体经济组织纯收入249.4万元。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吕欢
编辑|王燕燕 责编|马世雄
主编|左向臻 监制|马国强
微信公众号:看陇西
大家都在看👇
版权声明
“看陇西”微信公众号所有原创作品内容版权属陇西县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征得陇西县融媒体中心授权,并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