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退休老人上山摘松茸,在石缝里发现了一个标有USA字样的电台......

健康   2024-11-06 13:56   福建  

1985年,退休工人梁永与三位老友结伴,一起上山采摘松茸。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让他们意外地触碰到了一段抗战时期的悲壮往事。

在山林间,梁永一行人的目光被一处石缝中的异物所吸引。那是一台标有“USA”字样的电台,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一段遥远的故事。梁永,这位经历过风雨的老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件物品的非同小可。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台普通的电台,更可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于是,他果断决定下山,向黄松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警后,警方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县公安局局长王照起亲自挂帅,带领一支精干队伍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警方不仅发现了那台美制收发报机,还发现了发信机、电软盘、微型电键等设备,以及一叠战争年代的日本报纸和一本民国时期的学生字典。字典的扉页上,用蓝色钢笔工整地写着“朴英山”三个字,这三个字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之门。

面对这些线索,警方一时难以确定电台的来历和用途。然而,他们深知,这些遗物背后必然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警方决定将这一发现交给林业公安部门进行深入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林业公安部门多方打听,终于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原抗日联军教导旅中确实有一位名叫朴英山的成员,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抗日志士。然而,关于他的后续情况,却鲜有记载。这一线索如同一缕曙光,照亮了警方前行的道路。

此时,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周保中将军的夫人王一知女士得知此事后,激动不已。她亲自赶到现场,一眼就认出了那台电台。那是她战友朴英山曾经使用过的设备,睹物思人,王一知女士不禁嚎啕大哭。她的泪水,不仅是对战友的怀念,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追忆。

通过王一知的回忆和确认,谜团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台电台是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使用的一种伪装电台。电台上标有“USA”字样,是为了防止被日军发现后加以利用。朴英山,这位朝鲜籍的抗日志士,在抗战时期带着这台苏联提供的电台,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9年,为了保存实力,抗日联军决定化整为零,朴英山被分配到一个小队中继续战斗。然而,1944年,在东宁活动时,他却不幸被好友李义弼出卖给了日伪警察所所长印敬天。印敬天以接风洗尘为名,设下阴谋将朴英山抓捕,并最终将其杀害。朴英山的战友在他牺牲后,冒着生命危险将电台和字典带走,并藏匿在山上的石缝中,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见天日。

朴英山在抗日联军中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副官,他政治可靠、战斗经验丰富,是党组织中的佼佼者。1940年,他随部队进入苏联境内整训,之后多次带领小部队携带电台回到东北,进行侦查和搜集日军军事情报。他凭借对敌斗争的丰富经验和对原战斗过的地方的熟悉程度,多次被苏联红军远东军事情报部门和抗联教导旅派往执行重要任务。然而,1944年6月的一次行动中,朴英山不幸被特务发现,在战斗中受伤被俘,最终惨遭敌人杀害于哈尔滨。

这台电台,作为苏联提供给抗联小部队使用的通信工具,为了增加隐蔽性而印有“USA”标志。虽然具体型号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断其为便携式通信设备,包括收报机、发报机、电键盘、天线、耳机等部件,并附有修理工具和一本作为密码本使用的小字典《标准注音学生国音字汇》。朴英山利用这台电台,与苏联远东军区情报机关保持联系,传递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多年后,这台电台被梁永等人发现,并最终成为了黑龙江革命博物馆的收藏品,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朴英山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抗日联军在艰难环境下的智慧和勇气。

 

文章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求知免斯基
偶尔正经,偶尔高速飞上天,与你相约每晚21:00,不来可就亏大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