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原則和方法
筆者多年來從事教育前線工作,時常反思何謂優質教育。在課程設計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甚麼?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哪些準則才能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些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成長的過程,需要根據學生個性提供發展平台。
最近,筆者學習到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學者史賓賽的教育論述,他提出了培養學生智育的七項教育原則和方法,值得我們現今深思和借鑒。以下是對其觀點的簡述和反思:
一、教育應從簡單到繁雜。教學應從簡單入手,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應從數字概念開始,逐漸引導學生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從淺入深是歷來教學實踐的真理。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不僅適用於教學的細節當中,在教育全局上也應該是如此,在整體課程設計中,由少數科目開始,然後逐步擴展至全方位學習。
二、教育應從粗略到準確。按照人類心智發展,人類最初的知覺和思維是模糊的,然後逐步發展至細微。教育內容和方法應符合人類心智發展的規律,從模糊的概念開始,通過實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更明確的概念。如在物理中引入“動能”概念時,先通過大量例子讓學生認識動能與物體運動的快慢有關,具有模糊概念後再引出動能跟質量和速度之間的關係,概念逐步走向精確。
三、教育應從具體到抽象。如在科學教育中,強調利用生活實驗進行課前引入,除了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外,也能讓學生更易明白接下來所學習的內容。避免從抽象原理或定義出發進行教學,學生面對抽象原理容易一頭霧水、難以理解,讓學生透過生活實驗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講授原理時要應先通過事例,要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
四、教育可重複體驗人類文化。過去的偉人其實不一定比現代人更聰明,他們只是從經驗中總結出有用的知識。如從科學史中認識伽利略如何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通過在小範圍內重複前人的實驗,有助於學生更深入理解知識。從教師角度去看,在歷史中學習前人的方法和經驗,有助於指導我們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
五、教育應從實驗到推理。在人類進步中,每一門學科都是從與它相應的技藝中演化出來的。每種學習都從純粹實驗入門,積累充分觀察之後才開始推理。例如在語言學習中,應先進行實際語言運用,再深入學習語法;在美術教學中,在講授透視法之前應先作實際繪畫等。
六、教育應鼓勵自主探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課堂中盡量講授少些,學生自己發現多一些。有時我們會發現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厭惡,某程度是由於我們把學生弄成呆滯、懶惰。一方面可能教學內容不適合,另一方面若甚麼都要解釋學生才能學懂,那他們只是被動地學習。記得有位前輩跟我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非依賴教師。其實做教師也一樣,為了迎合社會需求,教師本身也應持續學習發展,而非僅受制於學校的要求。
七、教育應以學生興趣為依歸。若某教學方法不能引起學生興趣,我們就應該放棄它,因學生最終的感覺比我們的預設更為可靠。教學活動應該是愉快的,若學生對學習感到沮喪,則有可能是教師的方法有問題。若教學方法無法引起學生興趣,應考慮調整。
當然,筆者認為教師是一門辛酸的職業,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學生能學得好,但如果最後造成師生雙方在過程中都不愉快,我認為這不算是最好或最成功的教學。也許我們可多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尋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期待最終師生皆能達到愉快的雙贏局面。
黃響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