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长期视角|《打山工》

乐活   2024-09-24 22:12   北京  
 |严选好片专栏|ON.07 
 长 期 视 角 
通过镜头下的故事,
连接不同视角,挖掘影像背后的力量和美。

//////////

内容导读

本期来稿作品着眼于广西贺州市瑶族人在大山劳作中的艰辛与坚韧,展现了他们为生计不断奋斗的精神面貌。通过对山林伐木、造林、除草等日常工作的记录,作品生动描绘了山区劳工在大自然中与环境互动的独特方式,展现了瑶族人民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同时,这些画面也记录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劳作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钟如平 

《打山工》



拍摄地点:广西贺州市
拍摄时间:2015年-2023年

广西贺州市地貌多山,冬季气候温和,四季多雨,适宜林业发展,春、冬栽松树、杉木等,夏、秋栽桉树。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涌现大批发展林业规模经营者,由于地势原因,机械无法入场,只能靠铁锄和双手,经营者就采取外包的办法,请人代劳。这样在贺州人烟稀少的山里,活跃着一群以伐木开荒、植树造林、抚育小树(除草、施肥)、采集等为生的打工者,他们自称为打山工,他们多数来自广西贺州市各县区的瑶族同胞。他们约十人为一个工作组,用包工的方式按面积承接工作。打山工每天都在路上,他们翻山越岭,挥洒汗水,进行各种高强度的山间劳作;他们没有固定住地,暂住在山里的工作点上,这个工场完成,背上行囊又转战下一工场,不停地迁移,过着居无定所、雨淋日晒,风餐露宿的日子。他们在陡峭的山路上不断前行,身后留下的是一道道坚定的脚印。在打山工的精心呵护下,弱小的树苗经历了阳光、风雨、冰雪的洗礼,长成了高大挺拔的大树,成就了这一片片绿洲。

一路努力,一路前行,打山工始终对生活抱着美好的向往。2015年至今我常深入山里,与他们同吃同住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积极的态度、团结的力量,以及面对困苦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这些画面不仅仅是对一直在路上的劳动者坚韧形象的记录,更是对他们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人生旅程的见证。

《打山工》是反映瑶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纪实摄影作品。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以农业为生活方式,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贺州市鹅塘镇有三个瑶族村,1992年至1999年我曾在鹅塘镇政府任副镇长、镇长,七年里使我了解瑶族群众生活的艰辛,更懂得他们一直以来为追求幸福生活,永远在奋斗的路上。2014年退休后,就有拍摄打山工的念头,我要把他们那种不惧艰辛,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劳致富的精气神拍出来。为此拜访了某林业开发公司的黄老板,得知他们近几年来,在贺州市租赁有山地几万亩,正进行林业种植开发,我可以随时跟公司的工作车进入工地。雨水多的春天,进工地可以说是险象环生,山高路滑不说,新修建的临时工作便道,随时有塌方或大石头掉落,如遇暴雨过后,汽车要加速冲过山中小河才不熄火。我每次进山都带上衣物、睡袋和洗漱用品,合适留宿的就住1一2晚。拍摄打山工过程虽然很辛苦,看到自己捕捉到了一直在路上的劳动者坚韧形象,见证了他们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人生旅程,我还是很欣慰的。从2015年开始拍打山工,至今已拍摄图片上万张,这组图片是从中精选出来的。


钟如平 /

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2年开始学习摄影,主要拍摄民俗影像,特别是多年来深入山区拍摄少数民族生活、生产、民俗事项。几年来,有8幅作品入选国家级赛事,30多幅作品入选自治区级赛事,20多幅作品获贺州市、县(区)等级奖。多年来,为八步区瑶族头巾制作技艺、茶姑调、瑶族凿花、客家菜酿等9个非遗项目升级申报无偿提供图片。2018年有关部门全部采用本人的摄影作品和图说,出版了瑶族文化内容的《富川故事》、《瑶族风情》两本画册。2023年,反映瑶族群众的专题摄影作品《打山工》,入选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开荒炼山 

开荒炼山,即放火烧山,作为一种有效地清除原生植被的方式,炼山至今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必须经林业部门批准。炼山使山土经火烧后松软,促进树苗生长,还可以积累原始养分,省去些施肥成本。


新希望 

清晨,他们肩背着三十多斤重的树苗,行走近2小时的山路,来到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枫木坪林场种植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攀爬

沿着陡峭的山坡往返攀爬种植树苗,这样强度的工作,其辛苦不言而喻,脚下稍不留神就有滚下山沟的危险。

抢种
春天是当地植树最佳时节,也是天气变幻无常的时候,一会雨一会烈日当空。

协作

每次出工,每人要背够这个工时需种的树苗。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整体协作,在日复一日的艰难劳作中,他们已形成了朴素的默契友谊。


有序推进 

一个种植工场几百上千亩,横跨几个山头,他们每日按纵线在山脚到山顶之间一道一道地作业以保证整个山都得以覆盖。


飞扬 
现在普遍用油锯伐木,手持的油锯约12斤重,木屑飞扬使人睁不开眼,夏天伐木工特别累,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码堆 

木材砍伐后按要求的规格将树截取成段,山下做好隔离措施,将木段撬动滚到山脚下,再把木段搬到路边,码放成一个梯形,便于机器装车。因桉树是按重量计费的,所以每个工时砍下的树,要及时将木材送进加工厂,


万绿丛中舞大刀 

广西贺州地区野生植物物种多,一年四季的气候都宜野生植物的生长,所以每次给幼林追肥前,一定要除草,避免杂草争肥。当地除草的方法有人工除草、割草机、喷除草剂三种。


稳扎稳打 

为了明天更有效地工作,每天收工回来,他们要趁天黑前把用钝了的砍刀磨锋利。


车技高超

汽车将肥料运放到路边,还需用摩托车或肩背到工地上使用。摩托车骑行在陡峭而弯曲的山路运肥料,非常考验骑手的车技,也是十分危险的工作。


手脚并用

烈日下,身背50斤的肥料,跨越砍下的树枝、杂草等障碍,往返在陡峭的山上,将定量的肥料,放入挖好的施肥坑内,再用脚或手拨泥土覆盖肥料,真的是又脏又臭又累,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裤。


午餐时光
新开垦的茶园树木极少,大家在露天下席地而坐,吃着清晨上工时各自携带的午餐,一边聊着天。


酣畅淋漓

一般选择有水源、避风好的地方,用竹木和塑料膜搭建简陋的工棚,几块石头架上建筑用的三合板就是床了,为减少简易棚被大风刮起,一般搭建二至四人住的小间。炎炎夏日中午干活回来,直接用冷水冲澡凉爽极了。


惬意

天气炎热,伐木工早晨六点钟左右就开始干活,午饭后脱下汗水浸湿的上衣晾晒,在路边的树荫下支个吊床小憩。

避雨

突然下雨,大家挤在肥料堆里避雨,赶不及避雨的只能被雨水淋湿。


娱乐

雨天不出工,大家在工棚里唱歌、做刺绣、打牌很是热闹。



飘香

下雨天,无法出工,烹饪一大锅萝卜和腊猪脚美味犒劳自己。



路在何方

清晨,他们带着午餐上山干活,现在天就要黑了,还在高山上,大家着急地看看从哪里下山回去更顺畅。


洗尘除垢

回到工棚,妇女们趁着天还没有黑,尽快冲洗,大家轮流站在右边这块三合板上洗澡。


其乐融融

打山工的工期紧,加之深山交通不便,极少出山,其生活用品都是运送树苗、肥料的车隔三岔五帮带进山。打山工们相处特别融洽,今天摄影师带来了肉,聚在一起大家很开心。


聊天

晚饭后,来自黄洞瑶族乡的赵春才在床上聊天。如果住地有移动信号,大家都会在网上聊聊天,才休息。打山工照明是使用蓄电池,手机则备两个充电宝轮用充电,每次有车来,司机就帮拿充电宝出山充电。



领工钱

一个工场完成后,老板就组织人来验收。如验收合格,由组长统一领取工钱;如植树的成活率或种植密度不达标、除草不净等等,都需要补工,然后才发足工钱。图为赵亚坛组长领工钱,他因3月初种植的树成活率不达标,未能领到足额工钱而不开心。



守护者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里洞村七星顶,放眼望去,曾经布满他们脚印的荒山已一碧千里,这些平凡的打山工,正是绿水青山的坚强守护者。

作品中充分利用了光影和场景的自然特点,将打山工劳动中的动感与山林环境的静态美感有机结合,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力量。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场景中,摄影师捕捉到了工人们坚毅的神情和步伐,赋予了照片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除了劳作场景外,还融入了工人休息、生活等日常细节,让观众看到打山工不仅仅是辛劳的一面,也有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人际关系的展现。

 / 创作建议 / 

拍摄此类题材的作品时,可以更多地采用低角度或高角度的拍摄手法,以增加画面的空间层次感。同时,也可尝试运用广角镜头或特写镜头,进一步放大细节,展现劳动工具、工人面部表情等丰富的视觉元素。山区的自然环境,如雾气、光线、雨露、植被等,可以作为构图中的重要元素。可以更多地利用自然光影环境变化,将劳动者与周围自然的互动表现得更加丰富。例如,日出、日落时的低光场景,或雨后光线在山谷中的折射等。不要忽略色彩在摄影作品中的情感传递作用,在拍摄时考虑到色彩的搭配与对比,并通过后期调整提升色彩的冲击力。例如,可以适当增强工作服、自然背景的对比,使得劳工在画面中的形象更为突出,并赋予画面一种既艰苦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 

⬇️ 期待更多精彩作品投稿 ⬇️

📮投稿信息:新设专题栏目征稿|严选好片-长期视角


 >>> 往期回顾  


END

更多精彩内容 -

/ 严选好片系列 /

严选好片 |  严选后期:在照片上涂抹影调

严选好片 |  主题创作:舌尖上的美食

严选好片 |  主题创作:抓住你的眼神

严选好片 | 一招鲜!彩色影像的饱和度控制


/ 展赛征集 /

征集 | 第二届集美中国新风景摄影展

征集 | 第二届“大美青海 江源玉树”全国摄影展

征集 | 2024“世界的开平”全国摄影展

征集 | 2024“生态大漠”第七届奈曼旗全国摄影展

中国摄影活动在线
您只需专注拍摄,其他的交给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