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原文报道
↓↓↓
15日,第九届福建艺术节闭幕式在福建大剧院举行,闭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十九届全省戏剧会演颁奖仪式。
本届戏剧会演,来自龙岩的闽西汉剧《王景弘》和《魏侃夫》双双荣获“优秀剧目奖”(剧目一等奖),这是此届艺术节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之一,创下龙岩在一届省艺术节同时收获两个“优秀剧目奖”的历史。
两部剧目收获大奖,成为“南国牡丹”迎来第二春的生动缩影。其中,《魏侃夫》的获奖不仅创下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最好成绩,剧目精彩片段还参加了闭幕式汇报演出。
闽西汉剧历经300年薪火相传,前有老一辈闽西汉剧人的坚守,后有年轻力量的注入。闽西汉剧历经多次起落,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更离不开闽西汉剧扎根的文化土壤。
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是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闽西汉剧已有近300年历史,它脱胎于外来剧种,自清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吸收了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被誉为“南国牡丹”。
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为闽西汉剧,除闽西外,泉州、漳州等地也对汉剧情有独钟。
在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一提到展演部部长陈金凤,中心里的人评价道:“她出身闽西汉剧世家,采访她最合适。”
正在指导演员的陈金凤听到这,脸上带着羞涩与自豪。
“我的爷爷、爸爸和我都在武平汉剧团,我与爱人也是在汉剧团结缘的。”说起与闽西汉剧的缘分,陈金凤娓娓道来。
陈金凤的爷爷是武平汉剧团成立后的第一代“元老”,饰演丑行,而父亲则更多兼顾后勤保障,在需要时也常常跑跑龙套。早些年,武平汉剧团的成员都住在一个大院里,无论练功排演还是日常生活都在一起,大院经历也构成了陈金凤人生记忆中的第一块拼图。
印象中,陈金凤观看爷爷排练的次数并不多,但有一次却让她惊艳至今。那时陈金凤刚上小学,一天放学回家,无意中瞥见爷爷在排练。“只见他从桌上轻巧越过,又从桌底灵活钻出,动作潇洒飘逸,就像展示一种武功。”陈金凤说,后来她才得知爷爷表演的是闽西汉剧独有的武功技巧“桌上翻”,而当时年近七旬的爷爷,仍能行云流水地将此动作完成,十分惊艳。
对汉剧的热爱似乎深融于陈家祖孙三代的血液之中。陈金凤的爷爷去世时,家人遵照其遗愿,将陪伴其一生的《十五贯》剧本和曲谱一起安葬。陈金凤还记得爷爷出殡那日,当地众多戏迷自发前来相送。
自小便浸润在浓厚的汉剧文化之中,陈金凤对汉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又昂扬地生长着。“同学们爱听爱唱流行歌曲,我却独爱听戏唱戏。”陈金凤说。
在陈金凤的印象里,闽西汉剧也曾低迷过,“父亲在剧团有好几年都没领到全额工资,就是靠着对汉剧的那份感情坚持了下来”。
1999年,陈金凤初中毕业,恰好碰上武平汉剧团的“团带班”公开招生,那是武平汉剧团的“团带班”时隔10多年的又一次公开招生,凭借自小耳濡目染打下的基本功,陈金凤成为当时招收的15名学员之一。
不同于舞蹈、杂技、歌唱等演员可能多钻研某一方面的本领就可以,戏曲演员是“唱念做打”样样不能落下。“闽西汉剧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使其在唱腔、舞蹈、乐器等表现形式上十分多样,也对演员的基本功提出更高要求。”省级非遗传承人刘春英介绍说。
闽西汉剧讲究苦练,该吃的苦一点儿也不能少。在武平汉剧团,所有演员5点半起床,6点空腹上早课,8点半吃完早饭后,学员们观摩老师排戏、模仿练习,而后就自身短板向老师请教。
从起床到入睡,学员的练功服几乎从未脱下过,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练习在团里是常态。
比练习更辛苦的是下乡演出。从坐推车、牛车到拖斗车,到睡鸡棚、稻草,汉剧团下乡少则7天,多则15天,艰苦的环境吓退了不少人。陈金凤回忆道:“很多小姑娘一路在哭,下一次乡就被吓跑了。”而陈金凤得益于同在团里的父亲在身旁鼓励和慰藉,才坚持了下来。
25年时光飞逝,当初的15名学员如今在团的只剩两人,陈金凤便是其中之一。谈起人员离散,陈金凤感叹:“离开的人各有原因,其中不少虽然热爱汉剧,但不得不转行。”
面临如此多的艰辛,但靠着对汉剧的热爱,陈金凤坚持至今。在武平汉剧团,仍有一批像陈金凤一样的人愿意扎根在汉剧行当,从年轻稚嫩的青年学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台柱子”。
如今,一批剧团小将正逐渐崭露头角,陈金凤考虑退居幕后。无论是以陈金凤为代表的中坚力量,还是渴望独挑大梁的后备力量,他们与武平汉剧团的故事都将继续下去。
闽西汉剧《百姓镇轶事》剧照(资料图片)
像大多数传统剧种一样,汉剧也曾沉寂。身为小剧种,汉剧面临的生存压力更为严峻。
武平县汉剧团成立于1957年,乘着新中国成立的春风,汉剧逐渐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闽西汉剧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还十分活跃。“群众基础好,懂戏的人多,每场演出都能吸引很多人到场观看。”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钟文锋说,当时娱乐活动还比较少,电视、电影等都还未出现,人们的主要文化活动就是看戏。那时,闽西汉剧一度兴盛,甚至在同一个村里,还会出现两个剧团斗戏的热闹场面。
后来,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活动选择也越来越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闽西汉剧进入低潮期。
钟文锋1998年入职武平汉剧团,他将武平汉剧团当时的境况形容为“青黄不接”,他见证了武平汉剧团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市场中不断寻求出路与转型时的迷茫。
钟文锋毕业于龙岩华侨职业中专音乐班,并不是戏曲科班出身,以往武平汉剧团主要以“团带班”公开招生的方式挑选新人,但那年武平汉剧团却招了音乐专业毕业的钟文锋,剧团急需能够表演流行歌舞的人才。
“在多元化娱乐形式冲击下,汉剧市场急剧萎缩,演出减少,人才流失严重。”钟文锋说,传统汉剧面临人才断档、演出不稳定等困境。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闽西汉剧的相关资料不多,尤其是现存剧本、唱本存量极少。更让钟文锋烦恼的是,汉剧导演、舞美、作曲等主创性人才稀缺,这给新剧目创作、老剧目复排带来很大困难,制约了剧目的拓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闽西汉剧的观众主要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观众群体较少,整个观众群体呈现断层的趋势。
2006年,闽西汉剧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一举措并未让汉剧立即复兴。
武平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林忠新介绍说:“虽然国家层面表示了对闽西汉剧的重视,但闽西汉剧的市场接受度还是很低。”龙岩市各县(市)、区的汉剧团迫于现实压力,先后改制,武平汉剧团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唯一的县级汉剧团。
武平汉剧团能够保留下来得益于武平县委县政府的坚持。武平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后明确表示,汉剧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物,要保护好、传承好,不仅不能改制,还要加强汉剧发展。
加强阵地建设成为第一要事。2012年,武平汉剧团更名为“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并成立武平县汉剧艺术传习基地,汉剧保护传承工作被纳入县级规划。武平汉剧团还有了崭新宽敞的练习场地和表演场地。
同时,中心的成立将剧团纳入财政保障当中,中心20个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保障,而其他人员的工资县里也会通过各种办法进行奖补,以减少中心的经济负担。
闽西汉剧振兴,人才是关键。每隔数年,中心都会与相关院校合作,委托培养定向委培生,目前已经培养3批。今年,与梅州市艺术学校合作委托培养的15名新人即将入职中心,为武平汉剧注入新鲜血液。
二胡弦动,乐队奏响。17日晚8点,武平兴贤坊梨园剧场内座无虚席,今年刚从梅州艺校毕业的李莉婷与团员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出闽西汉剧传统好戏。
武平在兴贤坊文化街区特意设置了梨园展示基地,每周三、周五、周六晚上在梨园进行汉剧表演,既为闽西汉剧提供了展示舞台,也为武平人民带来了一出出视听盛宴。
“看着台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他们眼中的那份兴奋与好奇,我们演出都更有动力了。”李莉婷说。
闽西汉剧要振兴,不仅要有年轻演员,更要有年轻观众。近年来,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通过打造社交平台,开展“闽西汉剧进校园”等活动,在年轻群体中扩大影响力。
当晚的演出像往常一样被搬上短视频网络平台。几个精彩片段一发,当即就被刷屏。年轻演员、年轻观众、年轻的传播方式,正全方位地注入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赋予更多的可能。如今,剧场里的年轻面孔已占到观众群体的40%左右。
“这些演出培养了一大批汉剧观众,年轻观众越来越多。”陈金凤说,“以前在剧场只能看到中老年观众,如今就不一样了,年轻面孔逐渐增多。”
6日晚,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携《魏侃夫》亮相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九届全省戏剧会演,为观众呈上一道饱含地方特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大餐。
《魏侃夫》是一部以发生在武平的历史真实故事为题材的闽西汉剧。该剧讲述了明朝初年,由于朝代更替,兵荒马乱,武平县城西北的刘坊镇遭到土匪抢劫。为保民安,离职县令魏侃夫带领村民在刘坊镇建筑城墙,持械防贼。后遭人诬告其私募乡兵,筑城造反。皇上震怒,派兵剿办。魏侃夫怕殃及乡民,主动投案说明情况,却被处以剥皮极刑的故事。
《魏侃夫》是近年来武平汉剧团重点编创的一出大型闽西汉剧,这也是一场筹谋了7年的大戏。
创排新剧目是武平汉剧团一直坚持的传统,也是武平汉剧团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钟文锋说:“有时候一出好戏能够救活一个剧团。”
那么,什么戏才能算是好戏,武平汉剧团应该创排什么样的新戏?武平汉剧团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既要紧扣时代脉搏,又要体现武平特色。
一方面,魏侃夫在武平县确有其人,且其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魏侃夫的身上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等特质,特别为当代所需要。
为创作好剧本,主创人员走访故事发生地——万安镇,采访当地群众,收集相关民间故事。同时戏剧的舞美也增添了很多当地元素,力求演出真实动人。钟文锋说:“演出后很多观众反映剧情真实,很有代入感,台上魏侃夫说的话、做的事就是他们心中所想象的那样。”
身为县级汉剧团,想要创排好《魏侃夫》此类大型汉剧十分不易,资金和人才的短缺是必须直面的难题。
钟文锋说,为了凑够资金,武平汉剧团一边向各方面争取资金,一边想方设法自筹,到处演出赚取演出费。为了排这部大戏,剧团竭力缩减成本、道具花费,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支出。
钟文锋笑称:“买服装时我们都得‘卖惨’争取低价。”最终,《魏侃夫》的创排只花了200多万元。
演出人员方面,《魏侃夫》群众场面多,需要114位演员,但武平汉剧团只有60多人,钟文锋只得到处借人:艺校借学生、民间借乐队、市汉剧团借演员、请退休老同志回来帮忙……多方支持下,终于凑够人数。
为了这出大戏,所有演职人员耗尽心血。演职人员采取“三班倒”的排练方式,最迟早上8点半就开始排练,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才结束,如此高强度的排练持续了两个月。
导演金爱珠对戏剧的执着更是令剧团人员感动。金爱珠和武平汉剧团是老搭档,她为武平汉剧团指导了4部戏,因此她清楚地知晓汉剧团各成员的所长,精准安排角色。在角色训练外,金爱珠对舞美、灯光、音响也提出了高要求。即使在身体受伤的情况下,金爱珠仍会每日拄着拐杖出现在排练现场,对台上的每一处细节都精雕细琢。
沉淀7年只为一朝勃发。6日首演当天,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但演出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我们原先还担心上座率,但7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林忠新表示,每到高潮时,现场掌声雷动,因剧情落泪者不在少数。
近年来,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以持续打造乡土题材的精品汉剧剧目为重要抓手,自2009年以来,先后创排红色历史题材的《走出围屋》、民间传说题材的《定光佛缘》、和谐社会题材的《百姓镇轶事》、林改题材的《追梦青山》、乡村振兴题材的《捷文春汛》等一系列原创汉剧。其中,《百姓镇轶事》获得福建文艺最高奖项百花文艺奖,实现武平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此次以地方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新剧目《魏侃夫》,正是这一振兴计划的延续。
钟文锋说:“我们希望通过弘扬植根民间的乡土文化价值宝藏,打造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营造武平人的精神原乡和灵魂归宿,从而为闽西汉剧在武平的发展培根铸魂。”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戴敏 徐士媛 通讯员:钟晓芳)
编校:林柠 罗爱萍
审核:王尚华 应瑛
监制:王仰华
总监制:高营光 陈长帮
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成为我们的专属粉丝
只要简单两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