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丽:红色基因不变 时代使命不忘
文摘
2024-11-11 08:58
黑龙江
丛丽(中)慰问伤残军人王宗团
红色基因不变 时代使命不忘
中共佳木斯市委书记
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丛 丽
佳木斯是祖国最东端的城市,每天把第一缕阳光迎入祖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里是东北抗联的诞生地和主战场,是解放战争时期合江省省会和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从辽沈战役平均每两天为前线输送一个连的兵员,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率先在佳木斯唱响,再到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屯垦戍边,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佳木斯人的血脉,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在这里薪火相传。强化组织保障,以构筑强军梦的责任担当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对提升国防实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规格成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推进“主管部门管全面、成员单位管战线、功能区域管一方、街道(乡镇)管兜底、居(村)委会管网格”的工作格局,确保军地工作对接顺畅、运行高效。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方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在实践中创造了“以红色历史为主线,把故事讲好,从娃娃抓起、使人人参与,以共建为基、让军人优先,与时代同行、为城市铸魂”的“1+3”工作模式,全市双拥工作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坚持尊崇优待,以保障优抚政策的精准落地抓实拥军优属工作。紧紧围绕部队最现实、最迫切需要,动真情、办实事、出实招,解除部队官兵后顾之忧。聚焦强军建设发展需求,牢固树立“部队练好打仗、地方练好支前”的思想,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解决部队营房建设、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问题,有力支持国防建设。深化社会拥军,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医院、银行、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全部落实军人依法优先、军车免通行费用,公园、博物馆等景区景点全部对军人免费开放,确定8大类200余项优待优惠政策。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培训“三送”活动,为部队官兵提供培训辅导830余人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500余人。着力解决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教育优待问题,高质量做好转业军官和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工作,安置满意率达100%,军人子女中小学阶段可“全市择校”,195名军人子女享受中考录取分数线下调、加分等教育优待政策。秉承光荣传统,以军地双方的共同奔赴彰显拥政爱民情怀。驻佳各部队始终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亲人,推深做实军地“双十”共建活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出动多批次现役官兵、民兵力量完成山火扑救、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帮扶乡村修建灌溉渠、文化广场、爱民路和连心桥,资助贫困学生230余名、独居老人260余名,义诊治愈1200余名患病群众,受到广泛赞誉和爱戴。创新实施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管边控边机制,开展军地联巡联检100余次,稳边固边能力显著提升。弘扬双拥文化,以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营造全社会拥军氛围。奏响“红色基因永不变、拥军传统永不丢、时代使命永不忘”的高昂旋律,让双拥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蕴和风尚。坚持红色文化引领,将东北抗联精神、“东北小延安”文化等红色基因融入双拥工作,编纂排演红色题材话剧《冷云》《大粮仓》,创作《燃烧的旋律》《佳木斯双拥史》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强化双拥宣传阵地建设,打造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三江国防教育展馆、东北抗联雕塑新馆、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修建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双拥主题公园等共计51处,年均接待参观者15.2万人次。突出典型示范带动,先后培树出“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全国智力拥军模范黄景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宋金和,“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张俊凯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激励全市上下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各级各界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