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通电话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电话那头,颤抖而熟悉的声音透露着无助与渴望:“我现在没本事,也没能力赚钱了,还能回家吗?”
这简短而沉重的话语,瞬间牵动了邓友爱的心弦。他知道,这是大伯邓雪桂的电话。
1923年,邓雪桂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村落,那时,为了贴补家用,年少的他毅然选择了投身军 旅,成为国 民 党的一名普通士兵。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因抗 战的胜利而停歇。内 战的爆 发,再次将邓雪桂推向了历史的漩涡。1949年,随着国 民 党的败 退,他被迫踏上了前往台 湾的渡船。
那一刻,他回首望去,只见家乡渐行渐远,母亲的身影在村口依稀可见。这一别,便是漫长的半个世纪。
在台湾的日子里,邓雪桂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艰辛。退伍后,他孤身一人在异乡打拼,由于不识字,他只能依靠体力维持生计。
搬运工、临时工……他尝试过各种工作,只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每当夜深人静时,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便涌上心头,让他无法入眠。
1987年,邓雪桂终于等来了与家乡通信的机会。他迫不及待地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寄往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地址。
半个月后的某个清晨,当弟弟的回信出现在他眼前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信中得知,母亲虽然已故去多年,但家人一直在等待他的归来。
得知母亲离世的消息,邓雪桂悲痛欲绝。他恨自己没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这份遗憾与愧疚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
然而,他也深知时光不能倒流,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珍惜与家乡亲人团聚的每一刻。
终于,在侄子的帮助下,邓雪桂踏上了回乡的旅程。当他再次踏上湖南的土地时,那种久违的亲切感与踏实感让他热泪盈眶。
他紧紧地拥抱着前来迎接的亲人,仿佛要将这半个世纪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入这个拥抱之中。
回到家乡后,邓雪桂用自己的积蓄为家人建起了新房,还慷慨解囊为村里的小学捐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教 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村民们纷纷感慨不已,这位漂泊多年的老兵终于回到了故乡,他的善举与付出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感激。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邓雪桂越来越渴望能够落叶归根、安度晚年。他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会给大陆的亲人带来负担,但内心的思乡之情却愈发强烈。
在经历了一番纠结与挣扎后,他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侄子的电话,诉说了自己的心愿与顾虑。
电话那头传来了侄子坚定而温暖的声音:“大伯您放心,我马上接您回家。”这句话犹如一股暖流驱散了邓雪桂内心的阴霾与不安。
他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一刻他明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生活如何艰辛,亲情始终是他最坚实的依靠与港湾。
在侄子的陪伴与照顾下,邓雪桂度过了他晚年最幸福的时光。
他常常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战争、关于漂泊、关于思念与团聚的记忆都化作了嘴角那抹淡淡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终于实现了落叶归根的愿望,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