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日志(五)

学术   2024-07-20 22:49   山西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进一步落实学习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7月19日上午,我们以实际行动追寻红色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01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关上战斗纪念碑。到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生敬畏。顺着石阶缓步而上,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仿佛是先一位魁梧奇伟的红军战士不屈精神的化身,屹立于天地之间,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英勇故事。在关上战斗纪念碑前,大家满怀崇敬之情,现场聆听了老前辈讲述的关上战役故事,瞻仰了关上战斗纪念碑。纪念碑高19.36米,意指战斗发生于1936年。正面刻有“关上战斗纪念碑”7个大字,侧面刻有“缅怀先驱 激励后人”,分别由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题写。碑体由三块梯形面组成,三棱造型象征着着红一军团三支雄师像三把钢刀刺向敌人。我们缓步上前,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这片圣地的宁静。在纪念碑前,我们集体默哀鞠躬,向那些为了理想与信念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致以最深的敬意。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与肃穆。


随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被群山怀抱、坐落于密林深处的车鸣峪兵工厂遗址。它以山为掩体、山洞作厂房的国防三线建设兵工厂旧遗址,是新中国的兵器工业重地,饱含着时代符号,印刻着军事工业历史文化遗产,孕育出了伟大的“三线精神”。厂区内设有三道门,生活区位于第一道大门和第二道大门之间,这里分布有学校、食堂、澡堂和医院,道路北侧为工人宿舍瓦房数排以及粮站和银行办事处。第二道大门后为办公区,主体建筑有办公楼,三层砖砌建筑,正面墙体上写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背面墙体标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隐约可见的标语。第三道大门为生产区,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建筑,主要生产厂房建设在地下。地面建有锅炉房和靶场,地下建有一、二、三号车间,共有3组8个石洞隐蔽于山体之内,以及200米长的4条邃道组成的试弹靶场。值得一提的是,兵工洞是兵工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核心的枪弹生产车间,主要生产7.62毫米机枪、步枪子弹,据说每年从这里生产出的子弹有1亿发。刚进入洞中,一股凉爽而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瞬间忘却外界的炎热和喧嚣。在兵工洞内,有丰富的展览物品:当年制造机枪、子弹等物资的机器,旧书籍,印刷机,手风琴,收缴日军的探照灯等等。透过那些残垣断壁的厂房、富有历史气息的展品,回望那段曾经沧桑的历史,不仅看到了曾经的辉煌,也启迪着未来的展望。那无私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热情,充满爱国主义的革命情怀不曾远去,国防三线建设中所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藏和铭记。

02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一眨眼三下乡活动都已经到了结尾。在7月19日下午,我们来到中阳县综合治理中心,召开了2024年山西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会议由薛汶轩老师主持。


会议第一项由各个小组负责人做工作总结。文字组负责人栾赛楠同学对5天以来的推文制作,实践日志,实践心得等文字性工作做出汇报。后勤组负责人张灵霞同学对整个实践活动后勤保障工作做出总结。摄影摄像组负责人康欣丽同学感谢了全体摄影摄像组同学在实践过程中为大家实践生活的记录。4名实践队员分享了在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所想。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法学院贠丹老师指导的大创队伍也与我们同行。

会议第二项是大创队伍负责人郭馨同学讲解调研成果。在这五天中,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家中,详细交谈,认真考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之后卫敏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这五天的心得,告诉我们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学习不能浮于表面,要落到实处。

薛汶轩老师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总负责,在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分享之上,做出全面总结,指出了实践的长处和不足,并对之后的实践活动设计开展作出展望。王小芳老师听完了大家的实践经历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将生活和法律相结合,获得长远发展。最后,郭建有书记对大家的实践做出点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共产党员的党性,对于工作的责任心以及作为一个人的良心去办事,就一定能将工作做好。

本次三下乡在此圆满画上了句号。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我们不仅为乡村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见识。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END

图片来源:李佳 史利民

文字来源:杨崇 康欣丽

编辑:常敏乐

责任编辑:高艺萌 吉席锋 徐一鸣

往期推荐

1

“三下乡”进行时(四)‖零距离感受司法力量,全方位坚守公平正义

2

“三下乡”进行时(三)‖山西精准扶贫与司法实践调研

3

“三下乡”实践日志(三)

山西大学法学院


山西大学法学院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