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回响,高坪区佛门乡蟠龙寺村的南充培龙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屈文龙却已早早忙碌起来。在他的案头,一份详细的账单,记录着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与收获,也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新建厂房购入设备150万元,种植佛手产值300余万元,林下蔬菜套种产值200万元,为合作社农户发放工资79万元,年末合作社分红20万元......”
晒出"发展账"
近日,记者在种植基地内见到屈文龙时,他正穿梭于繁茂的佛手林间,专注地查看佛手植株的过冬状态。抬眼望去,坡地上生长的一株株佛手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植株上零零星星开出的花朵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屈文龙轻轻摘下一个残留在树上的佛手果实,向记者展示,“基地种植的佛手属于川佛手,特点是果实顶端蜷缩,虽然果型较广佛手、闽佛手小,但有效成分含量更多,药用价值也更高,切片烘干后销往市场能卖25元一斤。”
“以前,佛手鲜果采摘后需委托市场公司进行切片烘干,每公斤成本要增加 5 - 10 元。” 说着,屈文龙翻出手机相册里新建厂房的照片,自豪地介绍:“去年,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种植基地内建成了烘干房,购置了专业设备,如今已能自主完成佛手的烘干、切片、冷冻等一系列工序。仅烘干加工这一项,一年就能节省 20 万元成本。”
屈文龙介绍,佛手全身都是宝,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有很大市场需求。既可用于生产中成药、中药饮片、精制中药饮片,还可以深加工佛手原料,制成蜜饯、精油、面膜、纯露、酒等产品。
“我仔细观察过,市面上一般佛手精油价格30毫升90元,果脯价格500克30元,精油果脯的制作工艺我也基本熟悉。”要进一步提高佛手的效益,屈文龙盘算着今年购入精油加工萃取设备,开发佛手精油、果脯等高附加值产品,让佛手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巧增"生态账"
从佛手种植基地的高处沿着蜿蜒山路而下,便能看到地势较为平坦的林地里,一行行整齐排列的佛手树间,套种的冬菜、豌豆尖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发展佛手林下蔬菜套种模式,是屈文龙近年来探索出的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妙招。
“为保障佛手品质,我们在佛手生长过程中极少施用农药,这为林下蔬菜营造了近乎天然、无污染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培育出高品质的绿色蔬菜。”屈文龙介绍,蔬菜收获后的残余部分,如根、茎、叶等,经自然腐烂分解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为佛手树生长提供丰富的养分,有效增加佛手树林下的土壤肥力。这不仅减少了额外施肥成本,还形成了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循环。
经过屈文龙几年的探索,佛手林下蔬菜套种模式逐渐成熟稳定,从品种搭配、种植间距,到田间管理、收获周期,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根据不同季节套种辣椒、茄子、黄瓜、冬菜、土豆等蔬菜,种植面积近1000亩,年产蔬菜1600余吨,可增加产值200万元,真正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算好"共富账"
“乡亲们来领钱啦,先发放去年的分红收入,第一个是杨芳群,3500元......”日前,合作社的办公室内热闹非凡,30余名村民笑容满面,有序排队,等待着屈文龙为他们发放工资与年终分红。
村民梁民芳激动地接过红包,她说:“我在合作社干了一年,没想到年底能拿到这么多分红。以前靠种地,收入微薄,现在跟着合作社干,不仅有工资拿,年底还有分红,日子真是有盼头了。”
除了分红,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让农户们的钱包越来越鼓。屈文龙介绍:“去年我们发放工资和分红金额接近百万元。合作社内有固定社员60余名,佛手成熟季节,采摘、切片、烘干工作能吸纳周边100余人就业,每户平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在当地政府"协会+公司+支部+农户"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下,全乡10余家合作社正将佛手产业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这几年合作社多了,村民盼头也多了。”望着基地里忙碌的身影,屈文龙满眼欣慰。
谈及2025年,屈文龙还有很多愿望账单。要培育引进佛手良种,争取新品种每亩产量达到5000斤;购入新设备,扩建产房,与科研院校实验室合作共研精油、果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村里加强合作,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佛手产业的发展......
总监制 | 柏长春
审 核 | 李 毅
编 辑 | 侯 平
来 源 | 云上高坪APP
以下内容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