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大精彩,和祖国一起燃

政务   2024-10-01 11:28   浙江  


村有名堂

包家村

辉煌七十五载  山河锦绣灿烂


这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天

1928年5月26日拂晓

亭旁农民发动武装暴动

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本期《村有名堂》国庆特别节目

走进亭旁镇包家村



《包氏宗谱》记载,临海留贤伯七公,遍览名山大川,见此土平地旷,两山亭立,二水旁流是个好地方。遂于元中统(1260年)年间迁宅于此。历经760余年30余世,宗支繁衍人才辈出。因系包氏聚居,故名包家村。解放后曾改名建设村,后因重名,恢复原名包家。



包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坐北朝南,呈“凸”字形,占地面积698平方米,四合院式砖木结构。



戏台中间的圆形藻井用雕花板层层盘筑,斗栱层层出踩,呈六层阶梯形,通体彩绘,炫人眼目。



梁檩枋柱上、飞檐翘角间,甚至斗栱上,细细密密的,全是彩画,山水、花卉、戏曲人物等等,五彩绚烂。


台前石柱上的两只倒挂狮栩栩如生,刻有对联:“借今人演旧事务使风淳俗美,奖善良贬邪佞惟期子孝孙贤。”把戏曲的教化作用说得明明白白。



宗祠正厅高敞轩朗,柱上楹联:“受姓自楚显自宋盛自明大自清功高德厚,发祥于湘合于淝衍于临汇于宁源远流长。”浓缩着村庄的渊源与历史。

“京兆大夫”“都城司马”“闽广奇功”……一块块匾额高高悬挂,昭示着包氏人才辈出。





在包家宗祠附近,有百余幢建于清乾隆年间或民国时期的古宅。古宅由一条条狭窄而悠长的小巷相互串联,行人行走其间,稍不留意便会迷失方向。

斑驳的墙壁、雕花的门窗,古宅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引领着我们走进那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红色历程。




这段红色历程的中流砥柱人物当属包定。包定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后来转入亭山高等小学学习,擅长文学,工诗善词,有“亭旁才子”之称。

包定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年纪轻轻就成了小学校长,前途光明。但诗人心中一有家国,便自不同。


男儿贵有掀天气,浩瀚磅礴昆仑峰。

莫作无聊不平鸣,高擎双手支祖国。

慷慨扬鞭出里门,风萧萧兮荡乾坤。



推开包定故居大门,院内道地甚奇,有7块石头如笋横出。包家人给予奇石美好的想象,认为其应天上星宿,称为“七星岩道地”。


七星岩

道地



离包定故居不远处有一座老宅,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系民国闽皖赣五省联军参谋、江西省奉新县知事包子聪旧宅,也是亭旁起义指挥部旧址。



老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 750 平方米,四合院式砖木结构。进门照壁上嵌民国甲子夏月所镌“恭俭让”三字石匾。台门上灰塑“丹献开祥”门额,门口一侧放置着蛇蟠石墩。天井石板铺地,正房七开间,中设堂前,二楼设有栏杆。

1928年,亭旁起义总指挥部设在此处,有军事部、总务部、交通部、财政部、总指挥室等,从誓师起义到建立亭旁区苏维埃政权,包定等均在此办公。






1928年5月26日拂晓,亭旁武装农民高举镰刀斧头的大红旗,扛着土枪、火药枪、大刀、长矛,大襟前挂着红布条,占领亭旁。

追随前来的群众有千余人,汇成一条洪流,齐集城隍庙。包定上台宣布解散当地所有反动机构,庄严宣告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成立。这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1929年3月,包定不幸在杭州被捕。在狱中,他受到严刑拷打仍誓死不屈。自知不免一死,他寄望于后代,在最后的家书中留下了动人的遗言。

1930年6月22日,包定在杭州松木场英勇就义,时年29岁。




为纪念烈士包定,包家村在2018年修缮了包定公园,内有包定衣冠冢。穿过一座题写着“赤胆忠诚”的白色牌坊,一道陡直的台阶通向黄豹山顶。烈士包定雕像在山顶昂然屹立,目光炯炯,手持书卷,一副意气风发的青年模样。



站在烈士墓前,感受着赤子情怀。不远处,一列动车呼啸而过。这不正是新时代的鸣声吗?是英雄曾经渴望的“自由、平等、光明、快乐的崭新社会”的鸣声。



亭旁镇包家村


END


扫码添加小客服
如果您是地名文化爱好者,想了解地名背后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底蕴,欢迎添加小客服微信号,届时将邀请您进入《村有名堂》栏目组通联微信群参与讨论。









来源:三门1046《村有名堂》栏目组

编辑:梅虹霞

校对:包定波

责编:陈玲玲

监制:陈赛亚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看到“掌上三门”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掌上三门”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下“赞”和“在看”,给小编一些鼓励。


掌上三门
“掌上三门”手机客户端,是集新闻、政务、生活服务与一体的城市“掌中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