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新征程、新使命,滕州市城乡水务局将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继续锚定打造“水美中国”滕州样板的总目标,坚定信心、勇毅笃行,加快推进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强势崛起提供坚实水务支撑和保障。
———加快推进河流水系“水连路通”工程。重点实施界河、郭河南支、新薛河和小清河的河道治理、岸线道路及拦蓄闸坝建设。完成界河剩余的6座拦蓄坝建设,全面实现界河的“水连路通”。实施郭河南支9.61 公里河道治理 。加快实施新薛河18.8公里河道治理,完成剩余拦蓄坝和5.2公里堤顶道路建设。在小清河,计划重建王林塘坝,新建王林桥,拆除重建1座橡胶坝,同时实施小清河连通和景观提升工程,连通荆河和小清河,对塔寺路至荆河段重点实施河道治理、景观绿化、沿河步道、景观小品等。
———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保障提升工程。铺设输配水管线48公里,将81个山区高位村纳入公共主管网覆盖范围,全面完成85个农村村内老旧管网改造,努力实现全市城乡自来水“户户通”,保障水质安全稳定达标。同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滕州实际的“一企统管”供水管理模式,力争早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监管、同服务”。
———持续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力争汛前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实现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准四类标准。实施总投资3.5亿元的一污、三污“厂-网-河-湖(湿地)”一体化运营治理项目,实现“厂-站-网-湿地-河道”一体化运营管理,进一步保障入湖河流水质。计划新增创建1条省级美丽河湖和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争取利用中央级资金约1000万元,继续实施水库移民村扶持项目建设,力争实施粮峪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努力打造更多生态清洁小流域。
———全面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推进马河水库引调水工程,实施南四湖湖水东调工程,进一步保障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更好服务“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在市水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督导推动实施鲁南化工园区防洪保安全项目,努力保障小魏河流域和鲁南化工园区的防洪安全。加强组织调度,加快城河等水毁修复,实施城区6处道路交叉口和官桥镇大韩村、莱村等易涝积水点改造,加强重要防汛隐患部位治理,保障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群众出行安全,确保2025年实现安全度汛。
———着力锻造新时代“水利铁军”。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水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水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土保持监管、水事秩序维护,以及供水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水务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水美中国”滕州样板建设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工作,保障水务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水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