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被催婚了吗?
不用说,相信很多单身的人都被催了。
回家的年轻人被催了,被催得很厉害,哪怕是没有回家的,一样逃不脱。
其实,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些成家,能够组建一个家庭,可以热热闹闹的,并不是孤身一人,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父母只是适当催催,大多数年轻人都能够体谅父母的心情,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关系,甚至都能够听进去,会觉得父母说得很有道理。
只不过,父母的催婚,太多时候都并不是简单的催婚,在这其中,总是掺杂太多。
各种掺杂,让催婚变了味,也让催婚直接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言行过激,太多施压。
想象中,父母对于年轻人应该是偶尔提醒,谆谆善诱。
时不时地提一提结婚的事情,也跟年轻人说一说结婚的好处,让年轻人能够看到结婚的意义,可以更主动去找,然后在结婚这件事上更加有行动力。
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催婚往往却是,并不会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并不会跟年轻人说为什么要结婚,只是一味地给年轻人压力,转移自己的焦虑。
会说年轻人不结婚,他们没有面子,睡不着觉,似乎活得没有价值。
还会用各种不让回家,断绝关系,生病了不吃药等非常过激的手段,去各种让年轻人赶紧结婚,一定要马上完成结婚这件事。
从来都没有替年轻人着想,也没有去看一看年轻人的实际情况,有没有对象,有没有能力去恋爱和结婚,能不能对以后负责。
未必可以提供什么帮助,却只会各种催促,仗着自己是父母就道德绑架,这自然让人感觉很不好,会让年轻人感到特别的累。
毕竟,何尝不想结婚,本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已经够难受了,再加上父母的精神压迫,各种对立,处境就更加的为难了。
观念不同,让人窒息。
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认知也很是不同。
太多的父母,当初结婚不过只是别人都结婚了,年龄到了。哪怕结婚以后,过了几十年,一直都过得很不好,很痛苦,却始终都没有去怀疑过选择本身。
总是觉得到了年纪就该结婚,跟谁结婚,结婚以后过得如何却并不重要。
所有的不幸,只会觉得那都是命,只会认为结婚了就好了,不该那么挑。
哪怕并不挑剔,不过只是正常筛选,他们也根本就无法理解,从来都不会去在意是否合适,在意年轻人的内心,只在乎表面上看起来年轻人结了婚。
好些父母就是有着这样的观念,认为结婚就行,一样是过日子,一样都可以过,完全忽视了现在的离婚率,完全不愿意承认选择不同结果也很不同。
旧有的想法根深蒂固,还总是固执地用他们那一套去劝诫年轻人,完全听不到年轻人的声音,忽视时代的变迁,都没有办法沟通,这自然也让年轻人感到很痛苦。
不仅仅只是说不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他们还非要让年轻人听话,让年轻人承认他们的说法,不然就会说那是不孝。
胡乱介绍,还总逼迫。
被催婚的年轻人,偶尔父母也会介绍一些异性,以及托人介绍。
父母安排异性,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只不过,在这其中,哪怕是父母,和父母托的人,也根本就不会顾及实际情况,就只是各种乱介绍。
不顾年轻人自身的情况,介绍各种根本就不匹配,不合适的人。
像是年龄相差特别大,像是身体有问题,像是各方面条件差了很多,像是两个人认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等,反正就是,一点都不符合择偶标准。
很多人对于另一半,其实也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不过就只是希望和自己差不多,偏偏太多介绍人,自己的父母,也根本不顾及这些,仿佛是个人就成。
会介绍各种不好的,还会各种劝,说差不多就行了,一心说和。
这也总是让年轻人感觉很不好,很容易去怀疑自己,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也会觉得,自己一直那么努力,想要往上走,原来在父母眼里自己始终那么差劲。
太多的不匹配,还逼迫接受,这自然也就会让年轻人很反感,越来越排斥催婚。
——
催婚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了方式。
作为父母,可以催婚,但是还是务必要好好去聆听年轻人,不要一味逼迫。
年轻人也是想结婚的,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
尽管多体谅,好好物色合适的异性,去介绍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除了逼着孩子结婚,什么都不做,不是随便谁,都让孩子去结婚。
希望孩子结婚,归根究底,还是希望孩子过得幸福。
至于年轻人,适当体谅,却不必过于被胁迫,始终要坚持自己,要好好选择。
那是你的一辈子,你要自己做决定,以后的日子,终究只能你自己去过。
我是谭檬,已出版《你一定也是某个人翘首以盼的惊喜》,男女适用,从单身到婚姻,带你学会如何去爱。情感心理,有问题也可以一对一咨询。
付费阅读:
点击即可轻松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