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刚刚看完这本书,就忙不迭地来给大家推荐了。一方面固然是编辑的催稿,但更多的还是觉得这本书确实有看点。它立足于正史,却在其之上演绎出了一系列的侦探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又最终汇总到王安石变法上。作者立意之深远,构思之别致,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已经看过一遍,所以可以把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又因为大家不喜欢剧透,所以只能描述一个大概,想要知道更详细的内容,还望大家去找原书来看。这本书的名字叫《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貔貅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是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瑞兽之一,它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纳食四方只进不出,可招财聚宝。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貔貅摆件,因为相信它能够招财进宝。
而貔貅刑则没有什么吉祥的寓意,而是非常残酷的一种刑罚,也是取其只进不出的用意。这部书涉及到十个案件,每一个案件都匪夷所思,初看时还以为是玄幻小说,但最后都由主人公云济通过明察暗访,追本溯源,一一破解。
这十桩案件分别是:集南园旱魃案、百福楼义卖案、书坊纵火案、国子监图书错版案、真假雪柳案、密室失窃案、上元人头案、貔貅夺粮案、盐钞案、宗女失踪案。而这背后其实都归结于一种奇怪的刑法,就是书中标题所示的貔貅刑。
其实貔貅刑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惩罚京城中的粮商。他们为富不仁,在大饥之年,无视灾民饿死,自己却依旧花天酒地。为了惩罚他们,有人利用一尊墨绿貔貅,让他们染上一种恶疾,该疾病让中招者无法顺利排泄,严重者更是将整个肛门闭合。中了招的富商疼痛难忍,不敢吃更不敢拉,只能硬挺,苦不堪言。
第二个层次就上升到整个京师东京,也就是北宋的都城。其实它也是一只貔貅,八方食货汇聚于此,四海奇珍应有尽有。东京地处中原,又金城汤池,却无山川之险,实乃四战之地。于是四邻郡县,第一使劲就是拱卫京师。每当遭遇险情,不管是天灾还是兵祸,周边郡县立马化成壁垒汤池看,把敌人挡在外面,把灾民也挡在外面,只为锁住这一城歌舞升平。譬如遇到饥荒,名门望族粮仓堆积如山,却不肯平价买米,而老百姓缺食少粮,却买不起粮。这不又是一种貔貅刑吗?
当然还有第三个层次,那就是整个帝国,大宋的士族其实是一只更大的貔貅,因为在有宋一朝,对于士大夫非常优待。其一,士不用交税纳粮,只要考中进士或者做了官,自然就免了赋税,士族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而且不用交税,而百姓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要维持国家机器运行,就得交更多的税负。
其二,士可以荫及子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代为官,则世代为官。其三,太祖遗训,刑不上大夫。也就是说士族即便是犯了罪,也可以摆脱惩罚或者减轻惩罚。除了谋逆等重罪,他们几乎是不死的。
他们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可赋税却由百姓来承当,自己却不用出一丝一毫。这不就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吗?因此继续下去,就难免败亡。于是有高明之士就以身入局,将那些士大夫以及皇亲国戚都牵扯进来,掌握他们作奸犯科的证据,最后不惜身死,也要将他们拉下水。
解决貔貅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逼迫世族权贵割肉房血,让利于百姓,也就是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市易法,就是与富争利。另一种就是将激烈的矛盾向外转移,就是王安石所支持的王韶河湟开边,收复六州,拓地千里。说到底这以身入局的凶手虽然炮制出种种案件,其内心还是想帮助王安石变法,破解当前之困局。
而主人公云济就如其他侦探小说中的那位名侦探一样,根据种种线索,刨根问底,剥茧抽丝,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这一桩桩案件中寻找线索,最终破获所有案件。但结局却并不乐观,皇帝还是迫于压力,向这些士大夫妥协,只是杀了十几个粮商了账。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变法势必难以成功,想要撼动庞大的士族集团,需要更坚决的手段与努力。
但是也不是一点效果没有,王安石虽然被免,但是变法的种子却已经洒下,后继者一定会向王安石在朝时一样坚持变法,继续努力。当然了,最终的结果还是偏离不了史实。
这本书将人性写得很深刻,案件也塑造的非常神奇,以至于刚开始我都以为作者准备写成玄幻小说,但是在后续的章节中,作者用非常娴熟的手法,将那些看似玄幻的情节用合理合规的实例拉回到现实世界,这种手段是比较令人佩服的。最后作者列举了本书的参考资料,可见作者是根据史实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可见其写作的严谨。
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推荐,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喜欢看侦探小说的网友们,这本书跟大家所知道的例如狄仁杰系列,名侦探柯南系列,包拯系列,宋慈系列也不逞多让。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读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