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国城市建设及发展模式。武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城市交通建设及居民出行效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优化空间。数统与统计学院特色调研实践团队围绕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科学性调研实践,致力于探究当前状况下居民出行幸福水平,努力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科学性参考建议,改善城市宜居性,助力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全面调研:了解武汉交通现状
团队成员利用多种方法对武汉市城市交通情况以及居民出行感受进行了深度调研:
1. 实地观察法:为进一步感受当前武汉市交通状况,团队成员在早晚高峰时期针对不同出行方式如公交、地铁、汽车等进行观察,探究当前武汉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为进一步后续调研提供基础。
2.访谈分析法:团队成员对学生、教师、居民等不同群体进行访谈,了解不同群体的看法,为提供交通出行优化提供科学性参考建议。
3.调查问卷法:团队成员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当前出行方式、出行效率、通勤时间及出行感受等内容,共收回有效问卷两百余份。
城市规划不仅是一幅蓝图,更是对未来的远见与期望。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武汉规划展示馆设置的历史武汉、重点功能区、智慧武汉、畅达交通等多个展区,感受了武汉从历史到现代的沧桑巨变。展出作品生动再现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激发了成员的自豪感和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信心。
成员熊逸丹表示:“身为武汉人,此次参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代城市建设者对武汉发展凝聚的心血,我也更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目标,原来城市规划就在我们身边。”
专业赋能:助力科学规划
伴随中国城市发展建设从重“量”转向提“质”转变,当前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挑战。实践团队基于数学专业知识建立合适模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究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及改进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团队成员基于信令数据,创新性提出居民出行特征模型及交通枢纽识别模型,并建立能够衡量居民出行幸福水平的指标体系,针对性的对城市居民出行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规划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性建议。
图为调研实践团队构建的技术路径
此外,实践团队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武汉市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等相关规划文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城市布局优化:要推动城市多中心化发展,减轻主城区压力,优化城市布局,应明确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绿地公园,提升城市功能。
2.交通优化:针对武汉市公共交通出行,应加强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建设,尤其是在高密度区域,通过在交通枢纽地区新增站点,改善道路网络,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幸福水平。
3.产业引导:在工业区应引导传统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提升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在低密度区发展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吸引高科技企业和人才,促进城市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武汉市应在现有城市功能区布局基础上,结合人口密度和城市规划需求,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强交通和生态保护,引导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实践调研,贡献青年力量
调研实践是增长本领、拓宽视野的重要课堂,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城市发展作出青春贡献。“此次调研,让我对武汉市智慧城市交通建设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受益匪浅。”团队成员江睿峰如是说到。
在实践调研阶段全部结束以后,实践团队将对已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致力于用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武汉市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参考。
来源 | 数学与统计学院“从容应队”特色调研实践队
文字 | 江睿峰 杨一博
图片 | 韩佳琦
责编 | 江睿峰
审核|王 玥 李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