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都是有能量的,一句无心之语,可能让人心生欢喜,也可能使人心受重创。
人的内心如同一张白纸,一不小心弄皱了,哪怕尽力抚平,也很难恢复最初的样子。
说话是本能,好好说话却体现了一个人骨子里的人品和善意。
《增广贤文》中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误解,往往不是因为词穷,而是因为词不达意。
一个不恰当的语气,轻则让人心生埋怨,重则让人心受重创。
明明想表达关心,却因为语气生硬,反倒听起来颐指气使;
明明想求人帮忙,却因为语气粗暴,反倒听起来不可一世;
明明想由衷夸赞,却因为语气严厉,反倒听起来咄咄逼人。
因此,控制不好语气的人,很容易与人产生误会,生活也是一团乱麻。
语气,是语言最精准的温度计,反映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样子。
好的语气,源于内心的善意。能让别人舒适,也能让自己心安。
内心高傲者,语气少有谦卑;内心粗鄙者,语气难现温和。
内心富足者,语气多半笃定;内心贫乏者,语气大都怨怼。
音由心生,声由人造。
做人,内心宽和,语气才会软和。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卢森堡博士有次主持了一个探讨班。
在讲解了半个小时后,他停下来请学员反馈意见。
这时有个人举起了手,说道:“你是我们遇到过最傲慢的演讲者。”
按照以往的情况,他要么进行辩解或者立刻给予反击。
可这次他既没有辩解也没有指责对方,而是先控制好情绪,耐心地理解为什么对方会这么说。
经过沟通才知道,原来对方是想表达:作者所演讲的方法论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有时也会遇到困难。
本来一场即将爆发的争执,就这么巧妙避免了。
当你在沟通中避免用暴力和攻击性语言,而是关注对方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感受,往往就更容易达成有效沟通。
沟通前,控制好自己情绪,是对他人最大的善良;而控制情绪后的有效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遇到问题,先控制情绪,再寻求解决的办法,才能走出困境,化险为夷。
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不会沟通的人,往往会在生活中吃亏无数。
“聪明的人懂得抬人,相互成全,愚蠢的人只会抬杠,彼此互损。”
学会说话,不是刻意地吹捧迎合,也不是趋利避害的利己主义,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内在涵养的极致体现。
·减少指责
谩骂、诋毁、蔑视、嘲笑这些不同场景在生活中时刻发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你对别人说的每句话,都带有情感,或是温暖,或是伤人。
在事情真相难辨时,不要随意评价和指责,更不要轻易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
·换位思考
语言暴力就像开盲盒,可能随机落到某个人头上。
那些恶语相向的人,同样可能成为无差别被打击的对象。
说话之前,多一些换位思考,而不是动辄就用言语来泄愤,这是保护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
学会心存善意、语不伤人,才能收获幸福,行稳致远。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声明:本号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