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大 共同繁荣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文摘   2024-10-22 14:58   安徽  



《安徽日报》2024年10月22日 3版


稻谷飘香,满目金黄,江淮处处好“丰”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殷殷嘱托记心间,感恩奋进永向前。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江淮粮仓、美丽乡村,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再建新功。



建设江淮粮仓 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总书记的话给了我们极大信心,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安徽农垦集团董事长张其广说,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致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入践行“粮食安全国家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职责使命,大力实施“强科技、大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战略,进一步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和“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


资料图片:在安庆市宿松县的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农机手驾驶农机作业。王洪 李龙 摄


10月19日,在淮河岸边的凤台县杨村镇,5万亩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凤台县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宏斌在托管的3000亩稻田里,指挥着机收、装运、烘干、仓储。“要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种出更多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粮食,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陈宏斌说。


天气晴好,小岗村正忙于收获。近年来,小岗村近1.4万亩耕地全域建成高标准农田,改善了种粮的基础条件。


“总书记指出,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小岗村入选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地区,通过改革,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农业朝着现代化大步迈进。”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说。


泗县牢牢抓住全国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县机遇,探索形成了“四坚持、四严防”工作法,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县共摸底核实农户17.6万户、土地182万亩,直接延包率约97%。“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扛牢‘整县试点’责任,统筹抓好农业农村领域各项改革,为二轮土地延包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泗县县委副书记邱磊说。



推动产业升级 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铜陵白姜是铜陵特色农产品,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铜陵白姜核心产区之一的大院村有白姜加工企业近20家,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做强白姜特色产业。”铜陵市郊区副区长、大通镇党委书记朱宁说,将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完善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继续大力培养年轻“新农人”,支持开发“白姜宴”、推出文创产品,让“土疙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资料图片: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阳产村,村民在晒场上晾晒农作物。郑宏 摄


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总书记的话,讲到了老区人民的心坎里。


10月19日,在革命老区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第二届丝绸文化节拉开帷幕,由当地干部群众组织的精彩节目,博得村民们的热烈掌声。“总书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度重视,对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让我们非常感动,备受鼓舞。近年来,村里以丝绸产业为核心,打造桑园、蚕室,开发各类丝绸产品,建起老街民宿,通过三产融合发展,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现象。”丁埠村第一书记王桦说。


“金寨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把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组建2459个防返贫动态监测基层网格,对3.65万户脱贫户和1404户监测对象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2712元,较2020年增长53%。”金寨县委书记张涧说。


“全省人社系统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省人社厅厅长王炜表示,将坚决落实“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的重要指示,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扎实推进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民生实事,加强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因地制宜建设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确保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总体稳定。



建设美丽乡村 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歙县积极探索“国企+社会资本+村集体”建设路径,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农业主题村、非遗村、康养村、艺术村、美食村等网红乡村“满天星”,初步构建了县、乡(镇)、村“多规合一”、有效衔接、一体推进的建设体系。


资料图片: 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白鹿村农民丰收节活动精彩纷呈。高鹏 摄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歙县县长王奇勇说,将坚持农文旅融合,做强“猪鱼茶菊果”全产业链,打响“歙采缤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美丽乡村撬动“美丽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面子好看,也要里子实惠,让广大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来安县水口镇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活动室、洗浴间、护理站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老人房间全部配置了空调、电视、橱柜、窗帘等,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县里针对全县农村老人养老的实际需求,进行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对全部12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建成6个区域化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另外6个特困供养机构的老人入住,并改造成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实现高品质、标准化、规范化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来安县民政局局长韩先秀说,该县打造农村幸福院“三边”服务模式、开展“邻互惠”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已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资料图片: 淮北市工人文化宫内,职工家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家政服务员介绍工作注意事项。张锋 摄


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说:“将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成果。注重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财税政策等工具,将财政逆周期调节政策与惠民生有效结合,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注重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向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老百姓最紧迫的民生实事上。”



壮大县域经济 提升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县城是以城带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安徽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和发力点,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发展,优化县域产业、村庄、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有力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村、产城(镇)融合发展。


肥西县瞄准省市产业的发展重点方向,围绕省十大新兴产业和合肥市“6+5+X”产业布局,精选新能源汽车、光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强劲增长赛道,集群布局,聚焦发力。随着集群战略深入推进,该县近两年累计签约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发展,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当好全省排头兵,争做长三角县域优等生。”肥西县委书记陈伟说。


芜湖市湾沚区着力构建以航空产业(低空经济)、汽车零部件暨高端装备制造为“双首位”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70家。同时聚焦城乡融合,打造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后院子”。纵深推进全域旅游,所辖五镇“一镇一品”,实现省级特色小镇全覆盖,航空小镇、殷港艺创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湾沚区区长李国柱说,将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沿着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资料图片: 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一年级新生迎来秋季开学报到的日子,孩子们领取新书,在校园里快乐奔走。吴海波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3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今年,该工作法在全省推广。“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六尺巷这个典故蕴含的和谐礼让、亲人善邻的优秀文化传统,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中,着力推动‘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形成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治理格局。”桐城市委书记章周中说。


南有六尺巷,礼让共和谐;北有一杯茶,一笑泯恩仇。濉溪县临涣镇的“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成为人民调解的品牌。“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淮北实际,推动出台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淮北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宏军说。


“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是黄山市充分挖掘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创新打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近年来,黄山市创建‘作退一步想’工作室1100余个,打造户主会、板凳会、逢四说事等69个群众自治品牌,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以上,促进了乡风淳美、社会和美。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黄山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负责人张世珩说。



来源:安徽日报

关注上派镇人民政府发布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资讯

上派镇人民政府发布
推进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宣传政府工作、正确引导舆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