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呆板、无趣?不,篆书原来也可以那么皮!
乐活
2025-01-30 23:01
陕西
一提到篆书,很多练字er印象中大多是这样的:
这些我们惯常认为的篆书起笔收笔都藏锋敛毫,行笔中锋;其书写特点大多是
笔画粗细均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
这些篆书主要是拓片形式,书写者与镌刻者经常不是一个人,墨迹极少,我们也只能通过刀刻来观察笔法以求借鉴。
但是到了清代,其书写的篆书跟之前的篆书相比变得“皮”起来了,更有趣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清篆用毛笔之柔而化刀刻之刚,化掉了板滞之气,增强了书写性和观赏性。
这也是与之前的篆书最大的不同之处。
所以,今天字字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有点“皮”的清篆!别分神!快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位具有代表性清篆书家与作品:
01
邓石如
在清代,邓石如首先崛起,他从三代鼎彝、石鼓刻石、汉碑额、瓦当等古文字中吸取营养,打破了篆书千年来死气沉沉的局面:笔势流畅,神采飞动,使其篆书别开生面,而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家。
邓石如,《六朝镜铭》
他的篆书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
,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从邓石如的篆书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
对篆书“中锋”的理解是不拘泥于形质的。
通过笔锋不断的变化,入笔或回护或杀锋,行笔或铺毫或转笔等求得
线条的丰富性
,以具有个性的线条得到审美意义的深刻性。这是以书法的“书写性”取代了“二李”笔法的工艺性。用毛笔工具的自然去“写”,而不是用烧笔锋的办法去“描”。
邓石如信奉的是“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是顺应和发挥毛笔工具的特性,重视书写的技术性。邓石如使用的是长锋羊毫,这是宋、元以前所不用的书写工具。
这也使得他发挥新的书写工具的特点针对线条美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创造并形成了一套丰厚苍茫、具有力度且不同于前人的笔法
,为后来碑派书家的用笔方法探索了一条道路。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02
赵之谦
赵之谦的篆书初受邓石如影响,虽师法邓石如而不死守邓法。赵之谦36岁时,篆书代表作
《汉饶歌三章》
问世。与之前相比,
字形由长方变为正方,用笔起收含蓄,速度较慢,风格由流美婉转变为雄厚古拙。
赵之谦,《篆书饶歌册(节选)》
随着眼界的开阔,到42岁时,赵之谦以“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一联在流美婉转与雄厚古拙间找到了出路,
在篆书中参以北碑笔法,熔雄厚与流畅于一炉
,写出了自具风格的篆书作品。
同年,其又作“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一联,此作篆书
字修长,婉约多姿,多圆笔,转折之处多取圆转之势,无生硬方折之态
,与“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篆联略不相同。由此可见其书法尚处于一种不完全定型的变化时期,同时,其作品本身也正趋于成熟期。
晚年,赵之谦篆书在用笔结体上都有较大变化。52 岁时作的“荒山野水破茅屋,商盘夏鼎周尊彝”一联可以说是
篆书中的行草,颇有草意的篆书线条在苍劲老辣之中大有“婉而通”的韵味。
此时其用笔已“人书俱老”,且在邓石如、吴让之、胡澍之外,别出新意。
邓石如以隶入篆,赵之谦则以碑入篆。他用写北碑的直入平出和折锋等用笔方法来写篆书,同时增加了结体上的曲折弯弧处理,运笔起收处往往有果敢狠辣的方笔,别开生面,
形成了稳重之中富有生动奔放的独特风格。
03
吴昌硕
吴昌硕书法不仅根底在于秦汉,而且亦追求古朴美——金石篆籀之气。其得益于
石鼓文
的笔力骨线,又胎息于汉碑的魄力气度,因此,两者也成为吴昌硕书法的两大支柱。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条屏》
在美感追求上,吴昌硕自谦:“纵入今人眼”,仍“输却万万古”——还远不够高古。显然,
吴昌硕书法,行草中求篆隶意,篆隶中兼草书气
,在他的书法中“篆”与“草”正是一个对倒。吴的书画印皆以气势磅礴、真气弥漫为胜,他自谓:“苦铁画气不画形”,同样的,他的书法也是
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势如破竹,劲如强驽。
04
吴让之
吴让之的篆书框架方整、线条圆劲流美、舒展自如, 为时人所推崇。融合了邓石如隶书中的温婉圆润,又创新了自己的书写面貌,且达到了方中带圆、圆中有方完美的刚柔结合。
吴让之,《陆机演连珠(节选)》
起笔处的逆锋切入平铺行笔至末尾,中间稍顿提笔进而按入末尾收笔。
更多的是在字的起笔一二画中,有意加重笔力,从而使线条更加沉稳厚重,给人一种力量感。
结构上疏朗秀美,曲直自如。
取上紧下松的结构体势,线条弧度大、弹性很足从而显得婀娜挺拔特别秀美。
吴让之,《杜甫望岳四屏》
第一收藏1cang
注:以上图文由第一收藏_任昆整理自网络。
专注 精品收藏
总有一款
·
属于你
更多宝物就在,微信 yj1cang
▼
第一收藏1cang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第一收藏网www.1cang.net官方微博 @\x0a 第一收藏网1cang\x0a
最新文章
此人连考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状元,为何最后状元被取消了?
和田玉 的9大种类都有哪些样子?
文玩收藏,7种方法教你避坑
藏在古画里的“年”
中国古玉大赏
晚清历史冷知识9则,知道3个以上算你厉害!
好书法的“3条铁律”,王羲之也逃不掉
优质的和田玉,一定拥有良好的保值能力!
呆板、无趣?不,篆书原来也可以那么皮!
兵马俑中,有一张“脸”至今科学家解释不了
皇家御用餐具有多壕?看完惊呆了
曾经的中国“四大名玉”,有的名贵依旧,有的却沦为仿冒品…
高清印面!吴昌硕篆刻原石
和田玉里的3种“黑羊脂”
玩古玉收藏,必也有老相,所以才称「古玉」!
乾隆最爱的奢侈品——故宫馆藏钟表
50、60、70、80年代春节老照片,简单而珍贵的年味儿!
南北朝造像,中国古典视觉艺术的巅峰!
琥珀蜜蜡知识大全解
清代七品知县,到底有多大权力?一县之中,如帝王一般存在
中国文人的案头
很小众的一门手艺——玉雕中的微雕!
这些籽料长的丑,行家却爱不释手
收藏的目的,是与文化一起远行
中国文物修复神作,化腐朽为神奇
“古法黄金”,是金子么?
一幅唐卡究竟需要多少成本
手串的奢侈系列~哪种更贵?
蜜蜡原石的花样玩法,包您越玩越上瘾!
古代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都各指的是什么职业?
古代建筑怎么防火?
怕热水的四种宝玉石,可千万要小心了
清代十三位名臣的印章,大开眼界!
玩玉,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持有主义者”
日军侵占北京8年,为何没将故宫洗劫一空?绝非他们心慈手软
转运珠的佩戴大有讲究,看看你戴对了吗?
故宫珍宝馆古玉大赏,不容错过
中国古代,八大定情信物
文玩人最闲适安逸的五大享受,你喜欢哪个?
小年到,小年到正月十五的过年习俗 老传统不可以忘记
姓、氏、名、字、号,你是不是还是没弄清?
琴棋养人,书画养生!
蜜蜡辟邪不是迷信,而是科学!
明代玉器的工艺特征与断代!
籽料皮色那么美,还要不要雕
十二禁禦景图
“一问三不知”,这其中的“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书画装裱,大开眼界!
可以“吃”的石头,美得令人心动~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