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个特别的日子
60年前的今天
1964年10月16日
位于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视频来源:@央视国家记忆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为了这一天
无数英雄与戈壁黄沙为伴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向先辈的奋斗致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国产导弹直冲云霄,发射告捷。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发,与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4年,迫于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共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四川绵阳因良好的地理环境与条件,成为全国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发展的重点区域。
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即如雷贯耳的“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从遥远的青海迁到了如今的绵阳梓潼,布置在隐秘的大山沟里,无数科研工作者在这里默默奉献,为国铸剑。
如今,两弹城仍完整保留着167栋20世纪60年代建筑,以及战备防空洞、国魂碑林等纪念实物。摄影师@蒋小翼
他们中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邓稼先;有号召全体留美同学“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人民”的朱光亚;还有以身许国化名“王京”20年的王淦昌;还有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核试验绝密文件的郭永怀…………还有无数默默奉献一生的无名英雄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才有了新中国的一步步强大。
四川两弹城博物馆的“大国功勋”铜雕,刻画了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杰出科学家。
自1969年从青海搬迁至绵阳梓潼,到1992年迁至绵阳科学城——23年间,九院的前辈们在此隐姓埋名,克服多种困难和干扰,先后组织完成20余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开展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项目。
绵阳两弹城内,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的1:1模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用行动实现“以身许国”的誓言,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绵阳
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技城
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接力精神火炬,坚持创新引领
携手中物院等在绵院所高校
锻造出一大批“国之重器”
攻克了一大批“硬核科技”
以创新图强的基因铸就了
这座城市鲜明的底色和独特的气质!
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也将于11月6日开幕!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如今,绵阳肩负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光荣使命
将持续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
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再次向以身许国的
“两弹一星”元勋们致敬!
此外
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将开展系列活动
来源:绵阳发布
编辑:赵敏 校对:何伟 审核:陈凯 岳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