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最美家|家庭版“雷锋班”扩编了!

政务   2024-10-18 10:40   河北  

十年寻找最美,十年拓展深化。各级妇联组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1648万户最美家庭,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呈现出家家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推出“探访最美家”系列短视频,以写实记录的形式,生动讲述最美家风故事,引领广大家庭礼赞新中国、激扬家国情、奋进新征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辽宁的乔安山家庭。


沈阳火车站一出站,便能看到一排“雷锋号”大巴车,记者跳上车,向着“雷锋班”所在地——辽宁抚顺出发,去探访全国最美家庭、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家。


一进门,卧室、书房、客厅……触目所及都是“雷锋”。83岁的乔安山老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旁的雷锋铜像崭新铮亮,象征着雷锋精神在这个家庭里永流传。


乔安山每天必擦拭雷锋铜像,一边擦一边与“班长”唠嗑

 一家三代就是“雷锋班” 

乔安山的身体目前欠佳,因突发脑梗,至今还在努力恢复中。即便如此,老爷子见到记者,还是会拉着记者说个不停,“向雷锋学习是我家的家风,将来不管多少代,我都叫他们当雷锋精神的传人。”


乔婷娇从小听着爷爷讲雷锋的故事长大

乔安山的孙女乔婷娇告诉记者,她从小听着爷爷讲雷锋的故事长大,“我还不认字的时候,爷爷就抱着我和堂哥读《雷锋日记》。为了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爷爷还用竞赛抢答的游戏方式,提问关于雷锋的知识。爷爷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班长,我想你啊’。”


爷爷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孙女乔婷娇接过了爷爷手中的传声筒。读大学时,她选择入伍,在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当起讲解员。从部队退伍后,恰好清华大学正在组织一个学雷锋项目,她应聘成功。


在清华园里,她策划组织清华学子为留守儿童编辑《雷锋少年》印刷品,带领清华学子重走雷锋路。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成立雷锋学院,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从北京回到家乡。


乔婷娇说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是她的家人,她愿意回到家乡守着亲人、宣讲雷锋精神,“希望通过我的宣讲,让雷锋精神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向前,我给年轻人讲雷锋,就讲人性的那种光辉,让更多人共情,我相信雷锋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最好的怀念是活成他的样子 

虽然每日有很多人来探访乔安山老人,可家中处处整洁,连厕所都不见一滴水渍,这都是乔安山爱人张淑芹奶奶的功劳。张奶奶为人热情、精神矍铄,拉着记者的手,将家中的“雷锋”一一介绍。


在家里,一尊高高的水晶玻璃奖杯被擦拭得发光,凑近一看,这正是全国最美家庭的奖杯,也是张奶奶最爱不释手的“大奖”。全国最美家庭的奖杯旁边还摆放着颁发给她的“爱心妈妈”奖章——张奶奶已经默默当了十几年的“爱心妈妈”,她自嘲道“我这个妈妈有点老,但爱心永不老”。


当年的雷锋和乔安山

话锋一转,张奶奶又说回到自己的老伴。她说老伴作为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虽然与雷锋朝夕相处仅两年零八个月,却被雷锋深深影响着自己的一生。


张奶奶指着墙上乔安山和雷锋的合影,“他和雷锋被分到同一个汽车班,住同一间宿舍,开同一辆运输车。雷锋是班长,比乔安山大一岁,对他就像对亲弟弟一样关怀备至。”


1962年8月15日,乔安山和雷锋一起出车,雷锋殉职。这一天在乔安山的生命中定格成永恒的伤痛,也是他用实际行动延续雷锋“生命”的开始。


此后30多年,乔安山从未向外人透露过他与雷锋的关系,他觉得最好的怀念就是活成雷锋的样子。


他默默无闻地学雷锋做好事:参与救火、无偿献血、送迷路孩子回家、抓小偷、赡养孤寡老人、给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总共做了多少好事,没人能说得清,因为乔安山做的都是“小事”,而且像当年的雷锋一样,做了还从不声张。


2005年抚顺发洪水,两个中学生被困,周围人急得不得了,已经64岁的乔安山二话不说就跳到水里,用木头搭起简易浮桥,把孩子们搭救起来。


乔安山和夫人张淑芹

张奶奶的儿媳很能理解婆婆的不易,“和这样的‘雷锋’过日子,‘胳膊肘总是往外拐’,家里反而没人管,都得靠自己。”


多年来,乔安山和张淑芹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节俭,每天粗茶淡饭、能省则省,但扶贫解困、捐资助学时从不吝啬,慷慨为社会奉献爱心。


直到1996年,一部以乔安山为原型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才让大家熟知了乔安山和他的家庭。


让雷锋精神成家风 


“事前想雷锋、事中学雷锋、事后比雷锋”是雷锋班的班训,也成为了乔安山家的家训:“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做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一世学雷锋。”


乔安山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践行这独有的家训,让雷锋精神无形中成为孙子孙女们一生的精神血脉。


有一年冬天,乔安山大儿子乔伟下岗摆摊,遇见一位外地货车司机的车坏了。天寒地冻,司机衣服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乔伟立马脱下自己的军大衣给他穿上。对方要送他一块手表作为感谢,乔伟拒绝了。“朋友说‘乔伟你真傻’,我说人家有困难,雷锋碰到这种情况,他也会把这大衣给人家。”


如今,乔伟时常身着红马甲,在路边帮助市民安全过马路。冬天,他顶着刺骨的寒风,一站就是一天。他还加入了当地的公益组织,每个月和志愿者们到周边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修脚。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他还是第一批冲上前的志愿者。


乔伟笑着对记者说:“做公益的人都年轻,都没有烦恼。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呀。”


家庭版“雷锋班”从8人扩编到了10人

孙子乔廷路在抚顺石化烯烃厂工作,他牢记雷锋“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名言,认真钻研业务,成为单位里的“学雷锋标兵”。


他的妻子王微虽不知这位年轻人背后的故事,但因看中他格外正直、善良,最终加入了这个家庭版“雷锋班”,生下儿子乔楚,更是让“雷锋班”从8人成功扩编到10人。


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后,孙女乔婷娇专门给雷锋爷爷写了一封信。“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和‘传家宝’,我们会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每年清明节,乔安山都会到雷锋墓前和老班长唠唠嗑儿,告诉他:“老班长,你放心吧,我活着一天,就传承你的精神一天。”今年清明节,乔安山身后是10个人的“雷锋班”,老人说:“老班长,您看看咱们的班,又扩编了……”


从一个人学雷锋、做雷锋到一家人行小善、聚大善,从宣讲雷锋故事到传播雷锋精神,乔家三代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让助人为乐、向上向善的美德在中华大地绵延弘扬。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辽宁省妇联家儿部

往期推荐


探访最美家 | 科研夫妻逐梦“碧海蓝天”



探访最美家|以岁月为笔,书写非遗文化传承篇章


燕赵女性
反映妇女心声、回应妇女诉求、服务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