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代表着中国古老织锦技艺的最高水平,明清时期为宫廷织品,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云锦因其纹样绚丽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又被称为“天衣”。周双喜,正是一位织造“天衣”的匠人。
作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周双喜的手中,一大批珍贵的丝绸文物被成功复制,许多失传已久的云锦老品种也得以发扬光大,而一丝一缕的织线背后,是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坚守。
1973年,18岁的周双喜从矿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刚刚组建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实验工厂当学徒。殊不知,在他刚入行的那会儿,云锦工艺正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为了抢救性恢复云锦技艺,云锦研究所“召集”了一批70多岁的云锦老师傅回来,希望通过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将云锦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
云锦的学习不仅考验耐力,更考验体力。为了练好基本功,周双喜每天早上5点就来到织房,十几个小时都在重复同一个动作。为了方便练习和钻研,每次老师傅们教授的口诀,周双喜都会认真地总结记录,日夜苦练。很快,云锦织造的整套工艺流程就被他熟练掌握,周双喜也因此成为了同期学徒中备受关注的骨干。
1958年,定陵墓发掘,出土了大约600多件丝织品,其中包含了大量明朝万历皇帝的龙袍,当时打开棺椁的时候,龙袍色彩绚丽,灿若烟云,没想到接触到空气以后,龙袍迅速碳化。为了能重现文物的风采,1978年,定陵博物馆将部分丝制文物的复制工作交付给南京云锦研究所。
文物保护大多遵循“修旧如旧”,但丝制文物的复制则讲究“修旧如新”,匠人们需要复制当时的材质、工艺、颜色,甚至连瑕疵也要做到完全一样。龙袍的织造工艺极其复杂,从原料的选择到工艺的完成都近乎苛刻。龙袍中使用了大量的金线和孔雀羽,可谓“寸金换寸锦”。
十年磨砺,周双喜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机,1983年,南京云锦研究所将复制定陵“明黄地妆花五枚缎龙袍”这一重任,交到了周双喜的手上。凭借扎实而又全面的技术积累,周双喜出色地完成了龙袍复制任务,这件龙袍也是周双喜独立织造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随后周双喜又和复制组成员一起,攻克各项技术难关,成功完成了“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的复制,因其技艺精湛、还原度极高,这件国宝级作品也被中国文学大师、故宫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盛赞为“再现传世稀珍原貌”,1984年,这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周双喜声名大噪,一跃成为文物复制项目的“总教练”。此后上至战国、下至明清,周双喜带领团队抢救复制的90多件云锦织品文物,无不完美地再现了文物原来的风采,填补了考古研究领域的空白。
2009年9月3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八年申遗路漫漫,周双喜全程参与,尽心尽力。
同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周双喜耗时20个月,用百十种色泽艳丽的金丝线以及孔雀羽、鸵鸟毛等优质材料,精心设计制作的巨幅云锦妆花缎作品《万寿中华》,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第70号藏品。
(云锦妆花缎作品《万寿中华》)
择一事,终一身,在经纬之间,周双喜织就出了千年浪漫;一织一梭,一丝一缕,半个世纪的坚守里,他以匠心筑芳华,绘写锦自东方来……
迎驾贡酒·大师版
独家冠名播出的《大师驾到》
期待与您准时相约!
12月22日21点30分
安徽公共频道
大师驾到第八集:《云锦“守艺人”》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