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不断,捷报频传!

教育   2024-12-05 12:10   宁夏  


捷 报 频 传

我校教学案例获评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标杆案例

11月26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新华网共同组织开展的“‘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由我校教师蒋亮、秦春、李涌泉、高阳、张秦玮团队申报的《AI赋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智慧化教学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教育示范标杆案例,并将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新华网活动专区展播,同时在新华网融媒体渠道宣传推广。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该教学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积极进行智慧化课程建设,将知识图谱、问题图谱、数字教材、AI助教等融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000多所院校,经院校申报、专家论证等环节,确定首批标杆案例107个(高等教育44个,职业教育36个,基础教育21个,继续教育6个)、优秀案例181个、特色案例311个。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掘一批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引领性、创新性,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践案例,聚焦新质生产力,凝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我校在第三届“先行者——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中取得佳绩

2024年11月,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先行者——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历时三个月落下帷幕。我校综合积分排名第六,荣获“贡献高校”荣誉称号,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陈海洋同学在心理科普知识竞答终选中排名第五,荣获“科普能手”荣誉称号。


此次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由健心社负责具体落实,招募500名学生参与活动,举行动员启动仪式,坚持每日打卡提醒审核,开展线上打卡心理体验分享交流,对出现懈怠的同学进行积极赋能鼓励,开展心理科普知识竞答人员选拔及备赛筹备等系列工作,确保此次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强化身心共育。

本次获奖,既是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打造更多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传播身心健康知识,实现身心共育。

据悉,本次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清华大学、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83所高校近3万名大学生共同参与,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要求,引导青年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举办。我校《“环境慧眼”——分布式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荞界智耕者——荞麦穴播机的设计与推广》2个项目成功入围并获铜奖,展现了我校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开拓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境慧眼”——分布式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项目成员由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李林等7名同学组成,马宏兴等4名教师担任指导。该项目积极响应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部署,在精准农业、林业管理、城市绿化、环保咨询、科研教育、保险与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能够助力产业优化升级、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类监测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商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荞界智耕者——荞麦穴播机的设计与推广》项目成员由商学院李雪丹等10名同学组成,王梁等3名教师担任指导。针对我国荞麦种植面积与产量在全球占比可观,但增种不增收等问题,项目组成员走访农户了解需求,运用CAXA二维图纸设计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包含排种轮等多种装置的穴播机。与小麦播种机等同类产品相比,该机器具有性能优、价格低、操作简、效率高等特点。通过线上线下与农机展会融合推销,市场前景广阔,销售利润可观,将有望成为提单产、增效率、降成本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利器。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品牌赛事,全面深化科创育人和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和塑造了一批创新创业团队。

此项赛事启动以来,校团委精心组织安排,认真筹备选拔,共评选优秀项目92项,参与师生达1000余人,除获得2项全国铜奖外,还获得自治区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6项。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青春点燃科创热情,用科技培育新质生产力,追求真理,探索真知,矢志科技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谱写科技强国的青春篇章。

我校代表队在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1月22日至27日,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我校代表队在健身排舞和健身瑜伽两个大项比赛中荣获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3个第五名、1个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同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我校学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



本次比赛设健身瑜伽、健身排舞、中国风健身舞3个大项,分甲、乙、丙三个组别。共有全国121所高校、1182名运动员参赛。我校高素娥、刘钰姗两位教师带领19名学生参加了健身排舞和健身瑜伽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在健身排舞项目的比赛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牟堃宇同学荣获甲组男子单人第二名,体育学院刘金琦同学荣获丙组男子单人第三名。在健身瑜伽项目比赛中,谢济鸿、肖雅行等8名同学荣获丙组集体第三名,袁嘉欣、马殷鸿等8名同学荣获甲组集体第五名,马硕、宫慧阳2名同学荣获丙组男子双人第五名,马殷鸿、张立岩2名同学荣获甲组男子双人第五名,黄璐瑶、庞转红2名同学荣获甲组女子双人第七名的优异成绩。



此次参赛得到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既是对我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练员辛勤付出和同学们刻苦训练的肯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展示了我校学子“团结进取、砥砺成才”的精神风貌。

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七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青春志愿行,奋进新时代。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本次大赛共收集来自全区的438个项目,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文明实践、阳光助残、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等15个类别。经专家初评、赛前培训、路演答辩等环节,我校“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凭借“创造性亮点”和“创新性特色”脱颖而出,广受好评。

“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依托“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以西北高校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联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地志愿服务为平台,面向中小学、高校、机关单位、周边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主题宣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为打造“创造性亮点”,“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依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共同”专题展和“东归·西迁”专题展进行校内外宣讲。累计接待来自宁夏、陕西、甘肃、福建等地的700余团组,8万人次参观,已成为服务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达到了“引进来”的目标。依托道中华“六进”行动和“百场万人”宣讲进校园活动,赴西夏区实验小学、闽宁中学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宣讲,累计开展50余场次,取得了“走出去”的成效。



为凝练“创新性特色”,“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以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团结进取四十载,跟党筑梦新时代”庆祝建校40周年文艺汇报演出中,为母校40周年华诞诚挚献礼。参与排演《家园》《五四青春诗会》主题教育晚会,心手相牵、昂扬奋进,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举办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增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摄制30余期《我学我说二十大》《我讲“道中华”》等系列视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各族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3900余场次,总时长超13000小时,入围自治区“民族团结我践行”百佳社团,得到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今后,“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用讲述传递价值,用文化增进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好“千房同蒂,籽籽同心”的“石榴籽”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 | 北方民族大学官网

编辑 | 宋舜倾

审核 | 郑薇薇

监制 | 焦向炜

北方民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高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学校始建于1984年,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签署共建协议,2008年5月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