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胡兴旺
丽水市博物馆 馆长
丽水市博物馆之友协会 会长
探秘、经历、传承、因为有意思,所以有掌故,欢迎收听《丽水有掌故》。
处州孔庙位于莲都区政府对面檡山的西南面,檡山因山多檡木而得名,因建有孔庙,老百姓也将它叫为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处州刺史李繁(?-829)把俸禄捐出来办学,在府治东南檡山原来的社稷坛旧址上建起了孔庙,开办讲堂(座),从此丽水有了府学,李繁的义举成为美谈。
李繁来自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父亲就是宰相李泌。李繁曾任太常博士、大理寺少卿、弘文馆学士,世袭邺侯。
李繁到任后,认识到文化教育落后是丽水发展中的最大短板,于是他捐俸办学,开州学先河。
韩愈为什么会写《处州孔子庙碑》呢?
韩愈是李繁的朋友,李繁专门邀请时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的韩愈,为孔庙作记。韩愈欣然提笔,洋洋洒洒写下了传世名作《处州孔子庙碑》。这一碑文最大的亮点是将孔子与尧舜相提并论,将"尊孔"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处州孔子庙碑》碑文写成后未来得及勒石,李繁就已调走。直到唐文宗太和三年(829),才由新任处州刺史敬僚立石,司马任迪书写并篆额,之后这块碑不知所向。宋嘉定十七年(1224),由书法家陈孔硕重书,王梦龙重立。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803-852)也曾写了篇文章,被刻在这个碑的背面。
两个重量级人物题写了如此高质量的文章,在全国地方孔庙中是极为罕见的。
杜牧在文章中讲述了儒家治国的重要性,也对韩愈的文章大加赞赏,他说:"称夫子之德,莫如孟子;称夫子之尊,莫如韩吏部。"
并不起眼的处州,因这一块碑的缘故,处州孔庙成为"明星",读书人大多都读过韩愈和杜牧的文章,也就知道处州有这么一座孔庙了。
处州孔庙建成之后,一直是府学所在地,直到宋景祐四年(1037)州学另建在迎秋岭,才改为丽水县学。古时每逢孔子诞辰,丽水城的读书人都要到孔庙祭拜。经历代重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孔庙仍保存完好。可惜的是,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孔庙,在20世纪50到70年代,陆续被拆除,让人痛心。
虽然孔庙现在已荡然无存,但却留下了“名存实亡”这个成语,用它来形容孔庙的现状实在是恰如其分。
《丽水有掌故》音频节目感谢您的聆听。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丽水有掌故》系列视频节目,欢迎大家关注“丽水市博物馆”视频号收看。
期待更多精彩,我们下期见!
作者:胡建金
朗读:胡兴旺
监制:余秋午
编辑:章青霞
录音剪辑:吴敏超
策划出品:丽水市博物馆
特别注明:文字节选自胡建金的《丽水有掌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还有哪些与丽水有关的故事?
在留言区晒出你们的评论吧!
我们下期见!
来源:
一审:
二审:
三审:
宣教部
钟珮铭 吴敏超
杨浩雯
余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