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别情:苏轼与苏辙中秋团聚与离别的感怀之作

文摘   2024-09-17 20:28   重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已与弟弟苏辙分别六年。中秋佳节之际,望月思念亲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欢离合,因此创作了这首名篇。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借月亮抒发人的主观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宇宙哲理的深刻思索。
词中蕴含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交织,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展现出波澜起伏、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尽管心中充满了思念与感伤,苏轼最终以旷达的情怀收尾,这不仅是他人生观的自然流露,更是他面对人生际遇时的豁达态度。整首词的意境壮美,将抒情、写景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情感与理性兼备,极具耐人寻味的深度。宋代词评家胡仔曾赞叹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句话高度评价了此词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是苏辙在临别前创作的。当年四月,苏轼离开京城前往徐州任知州,苏辙随兄同行,并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中秋佳节之时,兄弟二人泛舟赏月,得以共享团圆的美好时光。然而,节后苏辙即将启程前往南都(今河南淮阳)任留守签判,兄弟即将再度分别。在离别之际,苏辙满怀对兄长的依依不舍之情,写下了这首词,表达对兄弟情谊的珍重以及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这首词的上片,抒写了诗人对短暂相聚的手足之情的珍惜和怅然。“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开篇便道出与兄长分离的漫长岁月,特别以中秋团圆佳节来计算离别的时光,蕴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切怨艾与无奈之情。虽有片刻的团圆,但心中的不舍与惆怅难以言表。
“同泛清河古汴”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但“船上载凉州”却让欢乐的场景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忧伤。凉州曲调的回荡让人从听觉上感受到离别的悲凉;而“鼓吹助清赏”虽增添了赏月的喜悦,“鸿雁起汀洲”却从视觉中唤起了大雁南飞的惆怅。唐代诗人王翰、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边塞的凄凉与豪迈同在,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以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借用凉州曲,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心中别离的无奈与忧伤。

下片则更为直接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初几句,通过宴饮中客人们的欢愉和穿戴,勾画出表面上的欢乐。然而,随着情绪的转折,诗人的内心深处开始流露。“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那无情的月亮虽皎洁美丽,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今晚尚可把酒共赏,而明夜,孤帆远行,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在水驿之中对月伤怀。“依旧照离忧”四字极为传神,月亮虽依然挂在天上,却洒下的是天涯两地的别愁,那种永恒的离别之痛令人唏嘘。
最后两句用典,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借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登楼远眺家乡的典故,道出诗人对未来人生的深深忧虑。王粲久居他乡,才华难以施展,心中郁结着浓厚的乡思与乡愁,而诗人借此表明,自己也将面对未知的宦途,思乡的愁绪缠绕心头。百日的手足相聚,虽有片刻的快乐,但最终难逃离别的命运。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注定在欢聚之后迎来别离的感伤。

面朝大海的汪汪
谈天说地聊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