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期待遇到一只百依百顺的小狗,看着名字、个性都很特别的福柯,我想象,未来跟它一起的生活,一定不会无聊吧?
特别的名字
2021年的一次旅游结束时,回想起路程中被高铁安检扣下洗护品时的暴怒情绪,我突然感觉到当时心中好像有一条狗在狂吠。
我想,此刻,我心里住的狗应该是吉娃娃,它因为弱小,面对外部变故必须要虚张声势;如果是一只体型更大的狗,我的情绪也许因此就会变得处变不惊。
这种假设在2023年濒临破产:当我终于真正地养狗了,领养的“福柯”是一只中等体型的田园犬。
是因为它的名字,最初吸引了我的注意。
23年七月,我抱着领养的想法刷北京领养日的公众号,突然看到了它的名字——福柯,取名风格和其它小狗都不一样,看了一圈之后,它穿着POLO衫“人模狗样”的独特气质,和复杂的眼神,都让我们对它产生了好奇。
北京领养日公众号中的福柯
决定领养的过程其实很短。第一次约见福柯是在它的中转家庭,短短的相处中,我们就觉得它和以往见到的小狗不太一样,形容起来就是“臭狗德性”。它爱舔人,初次见面就被它“洗了个脸”,我们和救助人、中转人聊天的时候,它则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认真玩玩具,关于它的“臭狗德性”那时候就已经有苗头了。
我并不期待遇到一只百依百顺的小狗,看着个性特别的福柯,我想象,未来跟它一起的生活,一定不会无聊吧?
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正式确定领养福柯。
“臭狗德性”
进家之后,原以为中型体型的福柯,是介于小型犬与大型犬之间的稳定,但我们却意外地发现,它的“一惊一乍”比起小型犬更甚。
也许是短暂的流浪经历,也许是串串的基因所致,福柯天性敏感。门口轻微的声音,会让它平地开始咆哮;室外转角冲出的外卖员、公园角落里闪出的老头子,都会引起它的狂吠。而在路上遇到了大大小小的狗,它却会夹着尾巴绕开,错身后又再去饥渴地嗅闻它们走过的路径。
没有外界刺激时,福柯也会探索自己的舒适区
领养福柯后,正赶上23年秋天,高涨的厌狗情绪下,面露不善的路人增多。当福柯像被钓鱼执法地一样诱发吠叫时,我好像又回到了21年的高铁站,惊惧的情绪变成内心的狗叫。
随着和福柯的磨合,我越来越意识到,宠物是自我的投射,猫狗的焦虑很大可能来自于对主人焦虑的感知。帮助福柯应对外界,更好地理解狗狗,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学习应对与人、与外界突发情况引发的担忧、惊惧这一系列情绪共处的过程。
某次遛弯时的朋友圈
假想心中的情绪是一条狗时,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变成了“一人一狗”的训狗组合。这样的视角并不罕见,就像弗洛伊德的三个“我”中,代表动物性的本我和代表社会规范的超我恰恰对应了狗和人的角色。
但因为福柯的在场,情况变得不一样了:这次不再是任由狗叫不止,福柯主人的身份唤醒了代表社会规范的超我,它需要去保护和引导本我,也需要保护和引导福柯。
福柯和妈妈,它最喜欢在无人荒地里的追逐游戏
应对福柯的敏感,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个人的方法论:
首先不会把福柯容易叫当做一件很困扰的事情,其次在户外,我们尽可能带它去开阔,人少的草坪,让它自由地撒欢。
近距离遇到路人,我们会注意不去主动对它人造成困扰,如果有会导致福柯被刺激的情况,我们首先判断来人的意图,对待怕狗的人,拉住福柯,保持距离,如果遇到怕狗但却反应激烈的路人,我们会选择正向表达对方的行为也对狗狗造成影响,遇到主动吓福柯的路人,我们则适当地表达出不满。
带福柯打疫苗,学会提前给滴滴司机打电话求通融
当然它的“臭狗德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但作为“父母”的我们已经日趋熟练:
一年以后的现在,福柯依然会大叫,当福柯对着门外的动静大叫时,我们只需要冲到门口,打开门,看一眼,回头告诉它,无事发生,比起用喝止对抗吠叫,这样的方式立竿见影。
当福柯在户外遇到多样的路人,我们通过合适地待人接物(对被冒犯的人道歉,对来惹事的人告诫),然后再蹲下向福柯说明情形,福柯小朋友也不会往心里去。
再比如福柯很挑食,对肉的渴望很强,但偏偏消化能力不太行,一吃高蛋白含量的食物就会软便,还会流臭臭的肛门腺液(医生说,这属于“个狗”差异,能流出来就没问题)。
所以今年,我们给它买了蛋白含量较低的进口狗粮,以期改善福柯的消化问题。换粮后消化是变好了,但福柯吃了几天后就各种不情愿,早上的饭剩到晚上,晚上继续剩,拌零食或泡奶才会吃上两口,实在饿才会吃完。
这期间,福柯还发展出了翻垃圾桶舔包装袋、出去遛弯偷吃脏骨头的习惯。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小狗发展出这种行为的一部分原因,是它们觉得主人不能提供充足的食物(看来在福柯眼里,它不能吃到足够的好吃的),所以会选择“自力更生”,导致虽然主人不断纠正,但它还是会执着地去做。
无奈之下,我们近期还是给福柯换回了蛋白含量高一些的狗粮,并同步持续纠正它的行为。
现在福柯干饭很猛,就是肛门腺容易臭到爸妈TAT。
属于我们的“小农场”
在福柯到来之前,家里也有不少“原住民”。
“大姐头”是一只日本石龟,叫二醇(当时在做课题的时候刚好需要这个试剂,就取了这个名字),是在学校期间养的,很稳定地带到了4岁。二醇带领了一群小弟,算上它,家里现在一共有8只龟。
福柯与乌龟二醇
我还很喜欢养鱼(大概从小学就开始了)、做一些鱼缸的造景,构建一个个独立的生态系统;22年前后, 家里又陆续入住了守宫和小蛇,以及它们的食物蟋蟀和面包虫。
鱼类和爬宠这一类的宠物与猫狗不同,饲养的乐趣更多地来自构建一个贴近栖息模式和物种习性的环境,观察它们展现的自然行为。当然这些后来也都成为了福柯“室内丰荣”的一部分。
福柯进家后,最经常互动的就是被散养的二醇。一开始,福柯经常对着这个陌生的朋友发出“呜呜呜”般的低吼,但相处久了,它好像明白,乌龟和其它动物撼动不了它在家中的地位,就逐渐习以为常。
福柯远远地观察鱼缸
福柯的心思敏感,小想法也很明确——只在乎它在乎的东西。所以即便是二醇偷吃它的剩饭,它也没有关系,因为剩下来的当然是不喜欢吃的。
直到今年4月,福柯迎来了它的“一生之敌”——家中的二胎猫咪弟弟好好。
对于好好的到来,福柯经常表露出”这是哪儿来的猫?怎么跟我抢爸爸妈妈!小狗我要心碎了,别关注它了,快来安慰我!”的样子。
于是,这一狗一猫的相处磨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弟弟对福柯有点害怕,总是“哈”它,而福柯则是好奇又委屈,所以它们被分开在两个房间,我们也给予情绪低落的福柯更多的关心;
第二阶段,共处一室,福柯会直接粗暴地干预人猫互动,并且开始护食,直到打不过福柯,弟弟的自信心受挫,也开始焦虑乱尿,因为原本它们吃饭的地方挨得相对较近,所以每逢吃饭,我们就把双方分开,转移注意力,避免因为食物产生争端;
第三阶段,白天各自安好,晚上和爸妈互动,每天下班的欢迎仪式,我们会先喊福柯的名字,和它互动,安抚情绪,而后再去关注弟弟,有趣的是,猫猫是在到家半年之后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而福柯则相当敏感,两三个月之后就能精准捕捉“好好”这两个字,然后开启暗中观察模式。
现在福柯和好好的关系逐渐修复,好好还喜欢给福柯舔毛,但在猫狗的世界里,舔毛的意义截然不同,狗会觉得“舔我,我是老大!”,猫则“我舔,我是老大!”
于是一猫一狗,就形成了很妙的自我满足式的相处模式。
好好专注舔毛中
扶起我们心中的“福柯”
福柯的故事没有那么快地进入相互救赎的阶段,就像真正的米歇尔福柯在晚年才写到《自我技术》。它并非天然地带着狂野的生命力而来,面对外部世界,从同窝姐妹、到形色人类,它需要时间来营建自我。自我恰恰是弗洛伊德的第三个我,它需要去调和超我和本我的内在性矛盾。
对熟悉的流浪狗,主打惹完就跑
尽管和i人一样,福柯敏感、迟疑,害怕向其它小狗展示自我,但每一次和熟悉的好朋狗见面,福柯邀请它们参加疯跑时的自信,和E人没有两样。这样看,每一次陌生小狗擦肩而过后,它迫切阅读它们留下的信息,或许也是在找寻一种被接纳的可能。
只有在确信被爱的环境下,福柯才能暂时放下别扭的姿态,而作为领养者的我们,在给小狗环抱的同时,同样也在扶持起自己心中的福柯。
那么,让我们谢谢福柯。
文字/福柯爸妈
图片/福柯爸妈
责编/暴躁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