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国奖风采录
设计是实践中的创新,
成长是前行中的积淀。
张浩宇,男,汉族,2000年4月出生,入党积极分子,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建筑学专业智能设计与先进建造方向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任无锡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干事等职务。曾获得东南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东南大学“第十二届东南大学研究生模拟国际会议展演”三等奖、全球运动装备设计大赛金奖等。在本次东南大学国奖评审中荣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01
勤奋学习,稳步前行
在研一学年中,张浩宇始终保持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并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潜力。他的规格化成绩为81.68分,专业主干课程成绩均高于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他的学习能力和学术实力。此外,他对学习的专注与热情贯穿始终,在学术挑战中持续突破自我。
在课堂学习之余,张浩宇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以及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这些经历不仅帮助他拓展了学术视野,更使他能够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与研究热点。他通过深入学习与跨学科讨论,不断反思并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专业基础。他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精神,使他在学术领域表现出色,也为他未来的科研道路积累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02
设计实践,深入钻研
在导师的带领下,张浩宇积极参与了多个涉及建筑与城市尺度的设计项目,通过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无锡双碳先导区绿色城市设计”项目团队中,张浩宇主要负责城市形态方案设计,展现了专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项目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核心,预估基准路径下的场地碳排总量,通过对比多种维度的不同减碳技术集成路径,研究在不同状态下的最大降碳潜力,在城市、建筑、能源、市政、交通“五维整合” 和城市地块、乡村地块“城乡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锡东“双碳”先导区的绿色低碳城市设计总体构架,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低碳城市规划路径。
通过此次项目,他不仅深刻理解了绿色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还积累了应对多维度复杂问题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无锡双碳先导区绿色城市设计”
项目效果图
他也参与了“宜兴高铁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项目组通过挖掘场地本身存在高差特征,将其塑造为贯穿两个校园的绿带峡谷,并将操场、食堂、兴趣活动室等共享设施置于两侧,作为学生日常活动交流的活力纽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将真山深水真自然作为塑造新时代特色校园空间的有力抓手。
通过此次项目,张浩宇深入了解了校园设计中功能与生态、文化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专业水准和实践能力。
“宜兴高铁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
项目效果图
在设计竞赛方面,本学年张浩宇与跨学科团队共同参加了全球运动装备设计大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在团队中负责的产品设计工作,充分发挥了参数化设计技术的优势,根据受力模拟自然生长轨迹,提取自然生长轨迹的规律,设计出集支撑、减震、防滑功能于一体的有机形态。该设计不仅兼具美观与实用性,还展现了创新性的材料运用与结构优化理念。作品一经展示便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凭借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卓越的功能表现,从20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并进一步获得了企业转化机会。
这次竞赛不仅彰显了张浩宇在设计创新领域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他在团队协作、跨学科合作和技术应用上的卓越水平。
作品刊整版登于《设计》杂志
2024,37(18):143-147.
03
热心服务,奉献社会
在研一学年中,张浩宇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担任东南大学无锡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干事,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不仅参与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台前幕后工作,还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例如无偿献血活动的宣传与组织,他通过设计宣传海报以及现场拍摄记录,有效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以实际行动传递了公益的温暖与力量。
他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志愿者协会外宣部工作证明
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不仅是对张浩宇在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上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他坚持不懈努力的褒奖。这份殊荣是他学术能力、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的有力见证,更是对他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与鼓励。张浩宇深知这份荣誉背后寄托的责任与期望,他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把获奖作为新的起点,以更加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张浩宇立志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创新思维为驱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同时在个人与团队的成长道路上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图文 | 张浩宇
排版 | 崔云舒
编辑 | 崔云舒
审核 | 朱静文
-- 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新媒体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