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T AND EVALUATION
审核评估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审核评估工作,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自评和整改工作,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编者按:我校将于2024年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既是总结办学经验、检验改革成效、巩固改革成果的过程,也是查找存在问题、以持续深化改革补短板、强弱项的良好契机,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从2024年1月起,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发布系列推文,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学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深入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做到人人关心、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担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打造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01
要点一: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我校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即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此评估类型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方向、培养过程、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等7个方面的思路、举措、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定量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共46个,其中必选指标30个,可选指标16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可选指标。
02
要点二: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一是分层分类设计指标体系。第一类审核评估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量大面广,细分为三种,分别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
二是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指标体系注重兜底线、促发展,既体现国家意志,又给学校留足发展空间。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增加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四是监督高校办学“红线”问题。增设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
03
要点三:第二类第一种类型的具体指标
1.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1.1党的领导
1.1.1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况。
1.1.2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情况。
1.2思政教育
1.2.1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
1.2.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1:35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校师生人数比例≥1:10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元。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元。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1.2.3“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
1.2.4学校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
1.3本科地位
1.3.1 "以本为本"落实情况,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本科教育良好氛围形成情况。
1.3.2 "四个回归"的实现情况,推进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1.3.3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条件、教师精力投入等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的机制建设情况。
【必选】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1.3.4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情况。
2.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
2.1.1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2.1.2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该要求及内涵参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B2.1.3:B1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况。
2.2专业建设
B2.2.1:B1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B1【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B1【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B1【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B2.2.2:B1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2.2.3学校通过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等举措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2.3实践教学
2.3.1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必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工程实践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数。
B2.3.2:B1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B1【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B2.3.3:B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科研课题情况及完成质量。
B1【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2.4课堂教学
2.4.1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
2.4.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情况。
2.4.3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情况,依照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选用教材情况;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可选】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
K2.5卓越培养
K2.5.1:K1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K1【可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数。
K2.5.2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情况。
K【必选】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
K【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
K2.5.3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K2.5.4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学校要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
K2.5.5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K2.5.6优秀教材建设举措及成效。
2.6创新创业教育
2.6.1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2.6.2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与成效。
2.6.3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必选】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
【必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
【可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3.教学资源与利用
3.2资源建设
B3.2.1:B1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及其共享情况。
B3.2.2:B1面向国家、行业领域需求的高水平教材建设举措与成效。
K3.2.3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
K3.2.4:K1学科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
4.教师队伍
4.1师德师风
4.1.1保障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4.1.2教师在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方面的情况。
4.2教学能力
B4.2.1:B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能力。
4.2.2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
4.3教学投入
4.3.1教师投入教学、教授全员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情况及实施效果。
【必选】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必选】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4.3.2教师特别是教授和副教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及成效。
【必选】教授、副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4.4教师发展
4.4.1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4.4.2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与成效。
【必选】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的比例。
B4.4.3:B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政策措施。
B4.4.4:B1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与建设情况。
K4.4.5教师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5.学生发展
5.1理想信念
5.1.1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
5.1.2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情况。
5.2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
B5.2.1:B1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面和创新能力。
B1【可选】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
5.2.2开展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必选】体质测试达标率。该要求及内涵参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5.2.3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情况及育人效果。
【可选】省级以上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参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K5.3国际视野
K5.3.1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与本科教育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展情况。
K5.3.2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内化、培育和输出共享情况。
K5.3.3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竞赛、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可选】在学期间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5.4支持服务
5.4.1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情况。
5.4.2学校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工作(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情况,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配备及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建设情况。
【必选】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1:20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必选】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1:4000且至少2名。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必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1:50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5.4.3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双学士学位制度建设情况。
K5.4.4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
6.质量保障
6.1质量管理
6.1.1学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6.1.2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的情况。
6.2质量改进
6.2.1学校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及接受外部评估(含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情况。
6.2.2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与改进效果。
6.3质量文化
6.3.1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
6.3.2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
7.教学成效
7.1达成度
7.1.1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7.1.2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
7.2适应度
7.2.1学校本科生源状况。
B7.2.2:B1毕业生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7.3保障度
7.3.1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7.3.2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
【必选】生师比。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7.4有效度
7.4.1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
7.4.2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
7.4.3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7.5满意度
7.5.1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7.5.2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7.5.3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 END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王雨欣
文字|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发布
校对|王雅慧
责编|董昊
初审|李静
审核|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