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各级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方式和保证;是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站在岁序更替的节点,回望过去的奋进之路,这一年,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聚焦中省市重要会议及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跟进学习领悟并从中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积极探索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效路径。
寻一个暖阳天气,漫步在南充嘉陵江畔,只见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江面翩翩起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谁能想到,曾经的嘉陵江(南充段)还是河道砂石开采无序,砂石堆码加工侵占岸线,废旧船舶滩涂拆解破坏岸线生态的画面。这一现象也被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负面典型案例曝光。
对此,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研究整改工作,市领导16次赴现场督导,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坚决彻底整改生态环境问题,也实现了嘉陵江岸线从“生态之痛”到“生态之美”的华丽蝶变。最终,“南充市推进嘉陵江岸线整治成效”作为全省唯一正面典型案例被全国通报。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这一案例正是我市纵深推进政治监督的真实写照。过去一年,全市紧盯“两个维护”、聚焦“国之大者”,分行业领域建立“政治监督清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32件35人、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051件1592人、安全生产(执法)领域问题80件99人,追责问责以承诺方式整改2022年历史数据问题46人、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不力问题24人,推动520个第三轮中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加速整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政治监督需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没想到只打了一个电话,不到3天就办好了!”在四川欧诺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当营山县行政审批局干部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证件送到了工作人员冉春艳手中,高效快捷的办理过程让她惊喜不已。
企业能享受到如此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对职能部门的“快马加鞭”。据悉,近年来,营山县纪委监委综合施策,明确纪检监察干部与全县120家企业开展“一对一”连心服务,在办事大厅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中设立监督联系点56个,从各界聘请200名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收集、发现问题线索,为企业成长疏堵解难。
营山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四川优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营商环境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把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深入一层看问题,下落一层抓监督,聚焦具体区域、具体领域“小切口”开展专项监督,进一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系统化。
回看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南充‘五区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节目《阳光问政》,播放的暗访短片对我市个别单位和县(市、区)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进行了曝光,相关地方和单位负责人面对面接受问政,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认领并深刻剖析,对接下来的整改工作作表态承诺。
过去一年,该节目不断将目光聚焦于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已督促并推动解决营商环境领域问题288个、查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问题50件54人。
与此同时,我市还扎实开展了营商环境优化净化行动,通过深化“优化营商环境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常态整治政策“悬空”、作风不优、执法不公、违规收费、中介乱象等问题;开展护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搭建“1+5+9+N”监督框架,市县开展联动监督检查314次,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288个、查处79件97人,推动完善制度机制22项。
政治监督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细处着力。对于监督情况,市纪委监委更是坚持“一月一盘点、一季一调度”,推动形成“督促办理—动态更新—对账销号—及时反馈”工作闭环,以整治“慵懒散”、提振“精气神”、打通“中梗阻”的实际成效,为加快推进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开展以案促改、推进作风整治是贯彻中省安排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和服务保障南充发展的现实需要。
“要抓实警示教育,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件为‘活教材’,深入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市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冬云对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用好典型案例推进警示教育作出专门安排。
“嘉陵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少雄,自己当官管项目,又想下场做项目,表面上看自己投资做工程,实际上与商人老板私下约定高额固定回报……”随后,在市委警示教育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军通报了近年来全市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并进行了剖析,为全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出了红线、在行为上明确了界限。
市委警示教育会现场。
如何更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警示教育为重要抓手,用好用活案例资源,选取了近年来全市查处的10个县(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了《镜鉴与重生Ⅳ—南充市违反党的“六大纪律”党员干部忏悔实录》警示教育读本,印发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制作了《以案为镜丨为立人设,“帮利”不“帮亲”》《以案为镜丨沉迷赌博放纵贪欲输掉人生》等宣传产品,深入剖析了南充经济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弋学强,四川相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材料设备科原负责人杨怀云等典型案例,在“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刊发,形成了强烈影响,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的警醒、警示作用。
要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善,通过派驻机构加强对监督对象的直接接触和了解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运用全覆盖蹲点监督方式,发挥近距离常态化监督探头作用。”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一年,各个派驻机构进一步发挥“驻”的优势,深入纠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担当不足、执行不力、消极懈怠、工作漂浮、本位主义等不良风气,并组建4个小组持续明察暗访,印发通报5期、通报问题 52个,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43 件 59 人。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还对南充市廉政警示教育馆部分布展内容进行了更新,重点增加了南充市农科院原党委书记杨洪江、南充市原水务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松、南充市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张宗辉等典型案例,以近期查处的鲜活案例,警示教育前来参观的党员领导干部。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各级各部门先后组织338批次、1万余人次到市廉政警示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全市党员领导干部遵规守纪的意识明显增强。
回望过去,一系列有力举措,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督促聚焦体系、机制问题,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作为。展望未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心怀“国之大者”,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置于中心大局中谋划推进,真正让“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成为一个个实际行动、一项项具体举措、一件件治理成果,为推动现代化南充建设保驾护航。
为 您 推 荐
▶何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始终做到勤政廉洁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西充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