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镇街道: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

政务   2025-01-26 16:50   山东  

2024年以来,惜福镇街道坚持守正创新、向“新”而优,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为企业向“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加速“向新而行”,推动科技创新赋能

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重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托10个省市级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更多企业建设各类研发载体,支持新技术、新产品、首台套认定,2024年申报“两新一首”18个,青特集团成功入围中国机械500强、位居第256位,青特集团、蔚蓝生物入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强化智改数转引导。成立青岛市首个镇街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依托工作站专家团队,帮助指导辖区70余家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14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6家企业成功通过2024年数字化转型验收,悠进电装成功申报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

三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构建“创新型中小—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雏鹰—瞪羚—独角兽”“科技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并行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省“瞪羚”4家、“专精特新”9家、“雏鹰”企业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沃隆食品荣获青岛市新型消费领先企业,中意九州荣获“青岛优品”,抓大育小支持企业竞相发展。


二、深挖人才资源,提升人才引育实效

一是拓宽高层次人才培育渠道。紧盯青特集团、蔚蓝生物等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需要,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引进海外博士、海外留学人员、外国专家110余人。依托正亚机械、华新义齿等科技型企业,新增市级专家工作站1家,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4人、工程师160人,申报青岛市未来之星1人,实现平台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

二是搭建高质量就业创业平台。联合青岛城市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就业平台,建立街道、社区两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就业创业服务活动8场,线上发布招聘岗位3000余条,扶持就业创业主体381家,申请各类就业创业扶持资金576万元,华新义齿负责人荣获青岛市“创业之星”。

三是推动高水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劳模工匠“四进”服务活动,激发和调动企业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快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正亚机械荣获2024年城阳区全员创新企业,世荣润荣获城阳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青特集团王京京在第三届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荣获金奖。


三、坚持协同发力,优化惠企服务生态

一是服务半径持续扩展。完善“一套网络、两支队伍、三级包联”的惠企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政企互动、商(协)会协同沟通机制,依托城阳区人大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站、工业楼宇发展工作站、惜福镇商(协)会等平台,深入企业开展“代表来访”“沿着支部建团部”“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政策沙龙”“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百余次,惠及企业千余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诉求52条。

二是要素保障更加精准。在全区率先启动“留改拆”工作,与本土规上工业企业新华五金科技顺利签约并实现辖区内异地安置,避免了优质企业外流。强化土地、厂房、金融等全要素保障,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精准匹配供需两端,灼灼金属、京岚能源、启历商贸、鑫绘新能源等4个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达限、当年纳统,2024年以来25家企业实现升规纳统。

三是打造“惜小帮”服务队伍。聚力帮办代办志愿服务提升行动,梳理27项高频服务事项清单,设立“惜小帮”企业服务专区,向各市场主体提供咨询指导、政策解读、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对设立登记、变更注销、市场准入准营等业务提供“保姆式”全程帮办代办,强化减负降本,做到“随时呼、随时应、随时帮”。

“近悦远来”

大美惜福镇

青岛城阳惜福镇欢迎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图文 | 经贸办

编辑 | 王硕

投稿 | xuanchuan5498@163.com

青岛城阳惜福镇
政务公开、社会新闻、便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