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下肚,宁波女子昏迷一个月!当心家中的这种“杀手”→

民生   2025-01-16 17:30   浙江  
把食物存放在冰箱是再日常不过的事。61岁的方大姐(化名)近日却因为吃了从冰箱拿出来的一盘肥肠,意识模糊了10多天,经过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近一个月后终于转危为安。
该院神经内科范伟女主任医师提醒市民,食物在冰箱中存放要注意要领,避免被污染。

脑炎来势汹汹


该院神经内科俞虎副主任医师介绍,一个多月前,方大姐先是遭遇了面瘫症状,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睛闭不上。两天后病情加重,出现了头疼、高热等症状。当地医院考虑为病毒性感染导致的脑炎,并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方大姐的情况还是急转直下,陷入了意识障碍在当地医生建议下,家属将其转往宁波市第二医院治疗。
住进该院神经内科时,方大姐的症状已进一步恶化,体温最高达到39℃,陷入昏迷
这些,都是脑膜脑炎的典型症状。可为什么此前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都没有起效呢?

昏迷中的方大姐最终通过宏基因二代检测,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

正常人体内“搜索”不到李斯特菌,但方大姐的检测结果提示该细菌的丰度达到了85%以上,活跃值很高。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现有辅助检查,方大姐被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脑膜脑炎。该病的致死率高达20%-30%。而且颅脑磁共振检查显示,方大姐病灶范围极广,脑桥和脑桥臂位置受累及最明显。
调整用药3天后退烧

宏基因二代测序为临床提供了精准治疗的依据。根据结果,我们很快调整用药,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范伟女介绍,目前,临床上的脑膜脑炎多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较为少见。而李斯特菌属于特殊的厌氧菌。根据经验治疗,脑炎常用的头孢菌素等对李斯特菌无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此前在当地医院的治疗和入院后的初始治疗没有效果。
范伟女医生在门诊中。(资料图片)
调整用药3天后,方大姐的体温恢复了正常,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经过控制脑水肿、抗炎、脑保护等综合性的对症治疗,近一个月后,方大姐的意识终于基本恢复正常,能做简单的沟通。
出院后,方大姐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近日,该院神经内科医生受邀前往会诊,看到其情况较出院时进一步好转,能自己站立,在旁人协助下行走。
“冰箱杀手”要警惕

李斯特菌到底是何方“妖怪”?方大姐是怎么中招的呢?

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这种细菌非常“顽强”,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生存繁殖,冰箱这样的冷藏设备有时候反而成了它的“温床”,甚至在-18℃的冷冻室中也能存活一年。因此它也被称为“冰箱杀手”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询问方大姐的家属,她是否曾直接进食在冰箱中存放过的食物。对此,家属表示,方大姐平时喜欢吃各类腌菜,经常从冰箱取出后,没有加热直接食用。这次发病前一天,她曾从冰箱中拿出一碟肥肠,没有加热直接食用了。
李斯特菌是食源性病原体。当食用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如未经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未煮熟的肉类、奶制品等,细菌就可能侵入人体。李斯特菌感染后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菌血症表现、脑膜炎症状,脑干受累可出现特征性的脑干脑炎。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新生儿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李斯特菌就更容易“兴风作浪”
生熟分开,充分加热

该如何避免中招李斯特菌这样的“冷面杀手”呢?范伟女建议市民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食品长时间存放在冰箱中,尤其要及时清理易腐烂的食品。

其次,在冰箱中存放食品时,应注意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能密封的尽量密封,不能密封的也要套上保鲜膜、保鲜袋等,减少交叉污染。

另外,冰箱保存的食品在食用前应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充分加热至70℃以上并持续两分钟以上,包括李斯特菌在内的大多数病菌都会被杀死。

尤其要注意的是,孕妇、高龄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应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生冷、不洁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来源:宁波市第二医院 健康宁波新闻版丨编辑:浮笙

宁聚
宁波广电集团电视传媒(NBTV)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