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长期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把长征走过的路走一遍。”于都县长征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尚贵是红军烈士后代,深耕红色历史、研究长征文化多年。他一直觉得,从书本上学,远不及到现场去学。
记者初见袁尚贵时,61岁的他刚结束一段重走长征路的旅程,返回于都,身上的衣服和双肩背包都印着“长征”二字,这是他追寻半生的词。
▲袁尚贵和妻子2024年重走长征路时的合影。供图丨袁尚贵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于都部分红军后人从于都河畔出发,重走先辈走过的路。袁尚贵和妻子同年退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得知消息,他毫不犹豫就加入了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
沿着先烈的足迹,从江西于都到陕西吴起,历时22天,行程6300公里,途经长征沿线的39个节点市县,他们一路寻找。袁尚贵说:“90年前,从于都河畔出发的队伍里,有我外公的兄弟和老乡,那8.6万余名战士亦是他的战友。”
袁尚贵的外公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牺牲。当时,外公与两个弟弟一同参军。参军后,袁尚贵的外公回家吃过一餐饭,外婆拿了一些蛋让他带着和弟弟一块吃,没想到,这竟是外公在家中的最后一顿晚餐。最终,兄弟三人,两人成了烈士,一人再无音讯。
这是袁尚贵对外公的全部了解。他常跟人说,他对外公了解得不多,外公却“管”了他一辈子。
▲袁尚贵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 | 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作为红军烈士后代,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是袁尚贵给自己的“命题作文”。
学生时代,在校合唱团的袁尚贵就被《长征组歌》征服,歌词里还原的历史场景,让他对长征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他由衷向往歌词中提到的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地方,也总会想起从于都河畔出发的那群英雄。袁尚贵想着:“毕业后一定要将这首歌唱回家乡。”
直到2010年,机会来了。在县里的指导下,袁尚贵牵头组建了长征源合唱团。120多名红军后代报名加入,所有演出不收分文,个人不计分毫报酬。一支业余合唱团就这样成立了,袁尚贵成为首任团长,《长征组歌》也成为合唱团演唱的经典曲目。
没有报酬、没有场地,靠着大家凑出来的业余时间排练,任何一块可以容纳合唱团演员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剧院。凭着坚持和一腔热血,这支曾经的“草根”团队,逐渐唱响了于都、唱出了江西、唱向了全国。
2014年,长征源合唱团获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袁尚贵代表团队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如今,这支团队已经在全国各地完成了660余场《长征组歌》的公益演出。
在袁尚贵看来,这支从于都河畔走出来的团队,对长征有更深的理解。红军后代的生动诠释,带来的是直抵人心的力量。
▲袁尚贵家中收藏了许多有关长征的书籍。摄影 | 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做好红色基因传承者,不仅体现在袁尚贵的工作中,更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长征”二字早已成为他的人生关键词。
《长征日记》《长征为什么“能”》《长征历史上的今天》……袁尚贵家里,十几本关于长征的书籍高高垒起,那是他时常翻阅的“精神食粮”。
退休时,他唯一从办公室带走的是一幅《七律·长征》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承载着袁尚贵半生的追寻与信仰。
朋友圈里,他分享的内容大多与长征有关,“追寻永不停息、传承永远在路上”是最近一次的文案。
袁尚贵的孙子孙女也受其影响,从小爱听长征故事,家里一套关于长征的文创衣服,姐弟二人抢着穿。
…………
有了方向便能笃定前行。做红色故事的传承人,属于袁尚贵的“命题作文”仍在续写。他深知,这份情怀,将伴随一生。
推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