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着各自的使命与任务,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孩童时代,我们眼里的世界只有玩乐;学生时期,则需要完成繁重的学业。
成家立业后,生活满是鸡零狗碎的杂乱;步入老年后,则需要删繁就简,活得朴素一些。
麦加曾说:“人生的幸福,来源在于一直对生活做减法,社交也是。”
漫漫人生路,我们会与无数人相遇,但并非每一个人都值得自己走近彼此的世界。
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过客,人越老,越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社交圈。
特别是这3种人,一定要主动与他们断交,这不是老糊涂,而是有远见。
情绪价值低的人
现实生活之中,有一类人看似人畜无害,却常常成为陷害自己的“隐身杀手”,让人防不胜防。
他们总是喜欢怨天尤人,无论在其身上发生了好事或坏事,他们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当你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时,他们总是满不在乎,甚至还会嗤之以鼻,打击你的信心。
而当他们遭遇到不幸或是不公时,他们又开始怨声载道,抱怨条件不好,埋怨命运不公。
正如明代医学家万全所言:
“怨气,源于痒,痛于心,显于怨;重于雾阴,浊比霾乖,酸过偏执,毒甚浅薄。”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被他们的负能量所感染,在不经意间变得烦恼与痛苦。
在心理学上,对人类的愤懑情绪的传递,也总结出了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后,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感到窝火,便狠狠去踹了一脚身边打滚的猫。
而猫跑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由此可见,坏情绪是会随着人与事不断传递发生的,稍不注意便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自己深受其害,最好的方式,便是与负能量划清界限,远离情绪价值过低的人。
生活再苦,也总有美好的一面,靠近乐观大气的人,自己也会活得神采奕奕。
不懂得感恩的人
王符曾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心来创造,一颗感恩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中,便反复地在强调一件事——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源于生活的智慧,更是成就璀璨人生的重要支点。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或许没有多么伟大的成就,但必然会有一颗知恩图报的人,无愧于内心与天地。
可偏偏有些人,习惯了享受别人付出的辛苦,并将一切都视作理所应当,心安理得地享受。
一旦他们失去了这份红利,不仅不会念及他人给予的帮助,反而会倒戈一击,对恩人反咬一口。
在电视剧《安家》里,龚先生的太表姑奶奶一家,可谓是当代版的“东郭先生与狼”。
当年他们居无定所,龚先生的太爷爷好心将他们收留,并帮他们盖好了房子,供他们居住。
几十年,太表姑奶奶一家不仅没交过一分钱的房租,连儿子上学的学费,都是龚家出的钱。
可等到龚先生要卖自己的花园时,这一家人便要鸠占鹊巢,妄图从中分得5000万的利益。
如此无耻行径,自然难逃现实的制裁,一家老小最后也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善良很宝贵,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错付真情,更不要助纣为虐。
他人不义我亦无情,面对忘恩负义之徒,更要狠下来,该翻脸时就翻脸,绝不可心软。
缺乏边界感的人
曾经有人在知乎上发起过一次投票,主题为:生活中,哪种人最让你感觉相处不适?
其中票数最高的答案,让人觉得既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缺乏边界感的人。
还有几个人,在下面讲述了关于该答案的亲身经历,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
他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两人自记事以来,便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慢慢开始收敛,而对方则一如既往的外向,常常和自己口不择言。
自己交了女朋友,原本很开心地约他一起吃饭,可他竟然在饭桌上,当面数落女友的长相。
这件事直接导致自己与女友分手,可发小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他帮自己提前做了筛选。
自那以后,他便渐渐地疏远了对方,而他发小的身边,也再没有过任何朋友。
正如于丹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的事情,都可能做得过度或者不及。”
无论是与谁相处,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就容易乱了分寸,失去边界感,进而伤害到对方。
就像两只需要取暖的刺猬,离得太远会感觉太冷,靠的太近则会被对方身上的刺扎伤。
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亲密的关系总是希望靠近一些,但必须要有一个界线或阈值。
所以,交往时既不要去干涉他人的生活,也要警惕别人有意或无意的冒犯与侵扰。
很喜欢弘一法师的一句话:
“你以为错过了是遗憾,其实可能是躲过一劫,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也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唯有与过去告别,才能活在当下,进而展望未来。
断交,并不是绝情绝义,而是对生活的一种看透,以及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老了之后,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让生活尽可能的简单。
毕竟,时间与精力有限且宝贵,没必要为了不值得的人而驻足停留。
往后余生,圈子越干净,生活越简单,人生越幸福。
愿你我都能在清净的人生里,活出属于自己的风姿,一生无憾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