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闵行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评论刊登《中国摄影报》

2024-11-15 06:00   上海  

近日,我们的会员在 《中国摄影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幽处的探照明灯,心灵的影像史诗”的摄影评论。这篇评论由沈静撰写,深入探讨了南非摄影家罗杰·拜伦在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上展出的大型个展“莫名之相”。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沈静 ,青年作者。江苏人,居上海。英文系本科。民革党员。在500强欧美外企从事总助和市场工作多年。曾担任黄浦区、长宁区新闻中心经济记者。目前供职于一国企。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上海市女摄影家协会、上海市朗诵协会、江苏省镇江市作家协会、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闵行诗社成员。


爱好写作、读书、摄影、音乐、电影、艺术、博物馆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摄影等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和新媒体平台,并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

《中国摄影报》作为国内摄影界的权威媒体,其刊登的作品和评论代表了中国摄影艺术的最高水平。我们会员的作品能够在此发表,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也是我们闵行区摄影家协会集体努力的结果。这不仅是对作者个人才华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协会艺术追求和专业精神的肯定。

原文欣赏

Text appreciation


精彩解读 

Wonderful interpretation

评论中,沈静详细描述了罗杰·拜伦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拜伦通过在不舒适的人造环境中重新布置和场景再现,将骷髅、幽灵、面具等抽象视觉元素与具象的人与动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内心和精神王国中隐秘、不愿被人看到的部分,而且通过沉浸式的展览体验,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作者指出,罗杰·拜伦的作品成功地剥离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积极,直接呈现了焦虑、痛苦、恐惧等负面情绪,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她认为,尽管这些作品初看可能令人不适,但它们最终能够引导观众接纳自己的真实情感,实现与自己情绪的和解。

此外,评论还提到了罗杰·拜伦的艺术背景,包括他的地质学家和心理学背景,以及他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他的摄影和艺术创作中。沈静强调,拜伦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通过摄影和艺术创作,为社会底层和边缘人士发声。


我们期待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协会将有更多的会员作品出现在国内外的摄影舞台上,为闵行区乃至中国的摄影艺术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闵行区摄影家协会更加辉煌的未来。


编辑|伍可凡

出品: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

欢迎加入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



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
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