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汉钓到一只“乌龟”,龟背插了4支箭,专家看后惊呼:此龟价值18亿

体娱   2024-11-02 18:01   福建  

2003年,河南老汉钓到只与众不同的“乌龟”,其背上连插4箭,专家估测后惊呼:“你走大运了,此龟价值18亿!”


就在人称沁满历史“文化香”的名城——河南安阳,一位河边垂钓的老汉遇见了一件“怪”事。


他发觉自己手中的的鱼钩,吊到了一条非外沉重的“大鱼”,可奇怪的是,他感觉不到“大鱼”半分挣扎的动静。


直到吃力地拉起鱼竿一看,瞬间震惊到,这哪是什么大鱼?


竟然是一只青铜乌龟!更奇特的是,就在这龟背上,竟然还插着四只箭头,一看就不是常见凡品。


老汉不由得一阵狂喜,毕竟在这历史文化浓郁的安阳,大家对古董的了解可谓是耳濡目染,就算不懂,但最基本的分辨还是得有的,所以,老汉也不例外。



于是,老汉便抱着试试的心态,带上这只“铁王八”踏上了当时最火的一档鉴宝节目。


谁知就在他刚将此“龟”摆上鉴宝台,就引起专家们哗然一片,捧起观赏的手都是颤抖的,深怕发生什么意外。


老汉不由心中有疑,这“铁王八”究竟什么来头?到底价值几何呢?随着专家的讲解,一切开始水落石出。


这只青铜制品的长相,虽与乌龟有七分相似,但它却是比大熊猫数量还稀少的鼋(yuán),因此有“水中大熊猫”美名,更有“神兽国宝”的誉称。


而老伯所钓到的鼋,又是出自中国第二朝代的——商朝文物,如此珍贵价值,怎能让懂行的专家不为之赞叹呢?


随着专家对这青铜鼋的深入研究,更是在其壳上,发现了一字千金的铭文。


虽距今已过千年,但是经过专业的x光确定,以及弱碱溶液对青铜鼋除锈,终于使得神秘铭文露出真实面目。


经过多位考古研究者论证,终于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定下铭文内容:“丙申,王于洹,隻(获)。王射,射三,亡法(废)矢。王令(命)(寝)馗兄(贶)于乍(作)册般,曰‘奏于庸’。乍(作)毋宝。”


意思是说,丙申年间,王在一个叫做“洹”的地方有所收获,先射了一支箭,又射了三支箭,没有一支脱靶。



并为此王还命令掌管著简测的人“般”,宣布给诸侯,要将稀贵的鼋,作为青铜器永久保存为自己有生之年的壮举!


这般命令却让手下犯了难,毕竟以往青铜器都是作为象征意义的礼器,或者实用价值的兵器,可是这鼋再稀有,也不过是猎物,真的值得如此煞费苦心吗?


更何况,这重达百斤的猎物,想完全复刻谈何容易?


可皇命难违,当朝的工匠们便汇聚智慧,专门照着鼋的样子,雕刻了一个缩小版的模型,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范铸法”工艺,而诸如此类模仿动物而铸造的器具,便统称为“俏生器”。


别小看这“俏生器”,它所反映出的,是商代重大礼仪之一,君子六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射礼”。


在《礼记·射艺》中就曾有记载:“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顾名思义,射就是射箭,而燕所指则为燕饮,也就是喝酒。意思为除了诸侯以外,卿、士大夫举行射礼之前,也要行饮酒之礼。


但是“射礼”与“燕礼”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呢?


古往今来都没有一个确切说法,但结合所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第一世袭制的夏朝,射礼却并未出现,而到了第三世的周朝,却具备完整的礼仪形式。


因此,“射礼”的成型时间大概是不早于商初,不晚于西周时期。


而作为“射礼”初步成型的商朝,仅商王本人就有丁丑,贞,王其射,获,御。己卯卜,贞,翌甲申用射以羌自上甲等诸多记载,更何况卿、大夫的射礼记载那就更多了。


而也因为商王有射礼完毕,前去祭祀祖先的习惯,因此,射礼也成了选拔品德和技能的人,前去祭祀祖先、神明的选拔大赛。


因为祭祀需要牺牲(指供品),所以“射牲”,也成了射礼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其他例如:“射侯”、“射帝”、“弓矢竞射”与“王射”等诸多形式。



而商王所射的鼋,自然也是为了声势浩大的祭祀,“射牲” 中的主要一环,因此,为了一只鼋,铸造一只青铜器,也便是合情合理了。


所以,这件青铜鼋,不论是作为商朝时代见证的古董,还是对于考古专家的研究贡献,或者是拿来收藏,都承载着无以伦比的价值。


因而最终,专家们经过谨慎的多方考虑,给出了18亿元的高价,可谓是当之无愧!


所以面对这些承载了中华文化和历史智慧的古董,是否还认为它们就是一件毫无生命的死物呢?


因此,关于我国古董的珍惜和保护,是我们每位中国人都要加以重视的责任。

 

趣闻集
80万新青年聚集地,好玩有趣更有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