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近日,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冬日的广西,气候温暖,吸引了不少北方的“候鸟人”南下养老。有人爱巴马的山水,有人来广西旅居19年,有人在北海找到创作灵感,还有人认为来广西是养生,并非养老。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候鸟人”,听他们讲述了他们与广西的不解之缘。
=========================================
“我们如此热爱巴马!” 入冬以来,全国各地的旅客像候鸟一样纷至沓来。他们当中既有活力老人,也不乏年轻人。他们爱上巴马,除了山水,还有淳朴的温情。
▲长寿村。本文图片均为巴马县委宣传部提供
每年都要到巴马
冬天不再去他地
来自湖北襄阳的程前胜从2022年开始,每年都会前往巴马2次,每次都要住上2个月。一说起自己与巴马的缘分,他就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他介绍,早就听说巴马是“上天遗落人间的一片净土”,适合康养旅居,但一直未成行。2022年10月,他和十几个朋友终于决定到巴马走走看看。
“一到巴马,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程前胜说。他住在赐福湖周边的民宿,这里青山常绿、碧水常驻、湖山映衬,俨然世外桃源一般。他喜欢坐在湖边一边钓鱼一边看风景,还喜欢沿湖散步,微风拂过,心情无比惬意。
▲赐福湖。
程前胜已有70岁,肠胃消化不好,还会便秘,但令他意外的是,第一次来巴马才住了3天,这一问题就有了改善。在巴马旅居的时间段,他的鼻炎都没有再犯。这些身体上的微小变化,让他坚定选择了巴马,冬天没再去过其他地方。
喜欢户外运动的他,走过巴马的许多景点,爬过巴马的不少高山,巴马的山与水,在他的镜头下灵动有活力。他还将这些山水剪辑成视频,发至个人的社交账号,获得了上万的点赞。在他的推荐下,不少亲朋好友甚至网友,选择来到这片净土旅居。仅2024年,就先后去了约50人。“巴马很好,值得向世人推荐。”程前胜说。
▲“候鸟人”在巴马游玩。
此生愿做巴马人
连灵魂都要留下
来巴马的人中,1988年出生的小玲(化名),是不多见的年轻人,她已从旅居变成了长居。
小玲说,2020年,她患上鼻炎,一直在寻找空气好的地方疗养,先后去了三亚、大连、青岛等地旅居,病情都不见好转。在邻居的建议下,她带上3岁的儿子,开启了巴马之旅。
▲“候鸟人”在巴马赶集。
小玲说,她住过坡月、坡纳等不同的村庄,如今已搬到赐福湖边上的村庄定居,签订了长达30年的租房合同,她还在附近找了工作,儿子也上了幼儿园。她喜欢巴马,不只是山水,也被这里淳朴善良的村民打动。刚来的时候,自己身体不好,一日三餐总是简单对付。隔壁的杨大爷见状,一煮好吃的就分享给她和儿子,有时连早餐都叫他们一起吃。
搬到赐福湖后,邻里之间同样亲如家人。去年,她急性阑尾炎住院10天,邻居阿姨就帮带了10天孩子。这些没有血缘的亲人,给她的善意,让她和孩子很幸福。所以,她和家人说:“就算老了去世了,把骨灰洒在赐福湖,把灵魂也留在巴马。”
信息来源:南国早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