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青年说|以人为本,莫让温情变冷淡

教育   2024-12-27 17:02   重庆  

刘 雪 欢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以人为本,莫让温情变冷淡 

近来一条“建议重庆轻轨道交通高峰时段禁止携带菜筐进站”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吸引众多视线关注“背篓专线”——重庆轨道4号线。重庆轨道交通适时温暖回应:“只要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展现出重庆强大的包容性以及以民为本的真诚与温暖,收获众多网友点赞支持。

重庆轨道4号线于2018年12月首次开通,是重庆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路线之一,沿途部分站点经过城边村镇,许多自家种菜的居民都会选择将家中的菜运往主城几大菜市场售卖,沿途可见许多老人背着大大的菜篓穿梭在换乘轨道间,因此也被称为“背篓专线”。

菜筐上车,承载生计与幸福。正如4号线标志色橙色一般,“背篓专线”承载着浓浓的温暖与温情。穿梭在换乘路线的菜农们,大多都是周边村镇的老年人,为了踏上买菜之途,他们往往凌晨便起床出门摘菜,打着手电、伴着晨雾就背上背篓出门,坐上村中小客车,6点就早早地等在地铁站门口,等到运行时间一到,他们便蜂拥进站,匆忙地奔波在地铁线上。一路辛劳将自家种植的蔬菜带来主城售卖,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家富余的新鲜菜,趁着季节卖出不至变坏变质,更重要的能获得比农村集市更大的市场和利润,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一些绵薄收入,将自己的劳动所得用以贴补家用,菜筐里运的不仅是菜,更是一家的生计。身材瘦弱矮小、背微微驼着的他们稳稳地迈着步伐,有序地完成安检、进站、候车、乘车多道环节,直到坐在座位上才能稍稍安心,短暂闭眼休息片刻。整个过程不可谓不辛劳,但一路上他们从未喊过辛苦,被采访时更是开心地赞扬如今的进步,轨道交通为他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面对镜头绽放笑颜的他们更展现出广大农民的朴实和勤劳。

菜筐上车,弘扬向上精神。瘦弱却有力、低矮却精力满满的老人们,踏着晨雾伴着星辰出发,快速奔波在轨道交通间,和身旁为自己的青春和事业奔波的年轻人一样,有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正如网友热评:“菜农都是高龄老年人,看见他们的负重,眼泪止不住就想流,老人都还在证明自己‘得行’,年轻人有什么资格摆烂。”正如许多网友所言,这群老人生活在中国站起来、强起来的关键时期,这一辈的他们为了国家建设,吃了许许多多的苦。但一生朴实勤劳的他们从未想过依赖他人,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本领,努力养活自己,印证了“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真理,和众多各行各业坚持在岗位上奋斗的人一样,都在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持续进步出一份力。每一次穿行在轨道上,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交汇,都是生长于不同时期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相识与相惜,都是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灵魂共振。

菜筐上车,展现包容与尊重。面对众多一大早就排队等待进站乘车的菜民,重庆轨道交通全体工作人员展现出温暖的帮助与尊重。平常时间,4号线往往会迎来40-100个背篓,逢大集时数量会增加更多。为方便菜农进站,工作人员灵活采取手检通过的方式,大大缩减进站时间,同时避免多次装卸背篓造成的麻烦,尽其所能便利群众出行。所有工作人员平等、仔细迎接和照顾进站菜农,为凌晨动身的他们送去了真挚的理解与温暖。而面对网上部分网友“交通高峰时段禁止携带菜筐进站”的建议,重庆轨道交通真挚回复:只要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展现出一座城市“既容得下公文包,也更容得下背篓”的积极姿态,真正实现了城市快速发展、时代飞速前进背景下全体人民的携手并进,体现出民生工程一切为民、一切便民的优势,被网友誉为“有情的地铁,有爱的城市”。

重庆轨道交通温暖对待乘车菜农的行为更展现出重庆包容、开放、温暖的城市氛围,只有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才能真正实现为民排忧、为民献策,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营造温情共进的幸福社会。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大家都在看】

🥇弘扬科学家精神,一等奖!

二师·青年说丨让非遗“飞”起来

美“枫”啦‼️

出品  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制作  大学生记者团

资料来源  重庆日报

编辑排版  蔡思余

责任编辑  霍颖

审核 余瑶 谢晓


欢迎大家投稿原创文章或自己的看法观点

投稿邮箱:xcb@cque.edu.cn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官方公众号,昵称“小南”。“荟融和美 至善二师”,这里是属于二师人信息分享、交流沟通、形象展示的“微”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