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去解决,只会处罚有什么用?

企业   2024-12-24 19:12   江西  
高层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表示,已经注意到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和大额顶格处罚的情况,后期会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及时纠正,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罚款,是执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较差的地区和临近年关的时候,以罚款的方式代替其它处罚方式变成一种常态。虽然老百姓不愿接受,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忍气吞声交上罚款。
有人会说,如果不是违反相关制度或者法律,根本不可能会有罚款出现,执法人员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无可挑剔。不可否认,大多数被罚的企业或者个人,都可能存在某方面踩线或者擦边球的情况。
只不过,这存在的可能,并非只有罚款这一种方式,而且使用顶格的处罚。很多情况下,警告就可以,甚至事后补救都没有问题。毕竟,有些踩线或者擦边球,是一种一直存在的习惯,而且方便普通老百姓。
比如,早餐店卖油条豆浆被巨额罚款,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其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卖包子和馒头的,顺带卖油条和豆浆就是违法了,所以给予处罚,而且是顶格的处罚,赚不到几块钱,却罚几万块钱。
如果说这是违法,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处罚,恐怕老百姓理解不了。自古以来民间习俗,早餐店卖的都不是单一食品,南北方的小吃都有。就算违法,是不是可以温和处理,让店家营业执照增加经营范围。
直接一刀切的罚款,在执法行为上,确实没有大问题,但在处理过程中,与民俗和习惯却是格格不入的。法律也有规定,尊重民间的一些习俗和习惯,这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而且很符合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前些天安徽淮南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农民开着自家皮卡到加油站买了些柴油,准备给秋收的农机加油。结果回家的路上给路政查了,皮卡被扣,还被勒令一个月内交罚款3万元。这对农民来说是无妄之灾。
未取得危险品道路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品运输。路政给出的理由很正当,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国家法律确实有相关规定,危险品运输需要许可证。买柴油的农民用自己的皮卡拉,是无证的。
路政的执法错了吗?严格意义来说,不算错,但一刀切的罚款肯定不对。先不说农民购买的柴油不是用于售卖,也不是大量运输,而是自用。其次,这个罚款的额度是怎么定的,其价格超过购买油的20倍。
农机是不能上路,农村又没有加油站,如果不是为了方便,农村小伙或许就直接拖着农机来了。还有就是,这3万块钱,对一个农民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钱,这个处罚真的恰当吗?法律,应该是有温度的。
任何规章制度的出现,都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让这些行为更顺畅,而不是限制或阻扰事情的顺利实施。当制度或者执法是限制正常的行为,或给正常行为带来阻碍,那就要考虑执法或该制度是否合理了。
这种情况下,难道是让农民兄弟扛着农机来加油吗?或者增加成本让相关公司送一点油去农村吗?亦或者是农民自己拿桶背油回去?只不过,自己背油,会不会也构成违反危险品运输的相关条例而被抓呢?
解决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法律是最后的选择,却不是最好的途径。执法无可厚非,但在法律手段介入之前,相关部门可不可以先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而不是带着罚款的目的去执法。
很多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却一直没有人去解决,没有谁设身处地替普通老百姓考虑怎么解决困难,而是以罚款的手段把老百姓本就不多的财产收割一遍。真正需要管的没人去管,不该管的却乱管。
解决问题某些人不会,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却一如既往的熟练。规则的制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可现实就是这样,吹着空调的人总是大言不惭地写出了那么多条条框框,给老百姓添堵。
对老百姓的困难视而不见,给老百姓开罚单一个比一个积极,一个比一个厉害。老百姓承担代价,他们心安理得,年终奖又能加点钱。解决问题不是拍拍脑袋就灵光闪现,实地体察了老百姓的艰难才会明白。
依法解决问题没有错,但处理方式却不是只有罚款一种。一言不合就罚款,简单粗暴,却容易激化矛盾。说到底还是利益作祟,罚款有业绩有奖励。这也折射出某些人的自私、冷漠、傲慢,不把老百姓当回事。

小道学宫
以道的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用道德的观念,剖析世界;世界很大,却依然很小;心若在,自飞翔。
 最新文章